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綠建築、演奏廳,與西螺人共好共榮的延平慈愛中醫診所
拿台北市青田街的房子,換雲林西螺的綠建築,陳慧如與游熙明創辦饗響文教協會,希望小鎮與城市互相交流,鄉鎮也可以有更多元的生活樣貌...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武漢肺炎延長賽,為孩子留一畝良田的永傳農場
武漢肺炎與農地徵收這兩件事,乍看八竿子打不著邊;但看看食物九成以上靠進口的新加坡,超市2/9開始限制每人只能購買台幣一千元的生鮮蔬果,我覺得事情似乎有點大條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縮時台灣20年,100組一起變好的線索:《臺灣數據百閱》
在訊息紛亂,人人各有立場的時代,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他們,試圖尋找一條客觀理解台灣的途徑,探勘數據的過程中發現,所有台灣變好的地方,都是因為有一大群隱性的人,默默耕耘非常久、非常深...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一起買菜、一起賣電:百位主婦,要做能源轉型的關鍵少數
「搞了半天,核電廠,就是一座超級大的熱水壺。」黃淑德說:「我們的骨子裡就是反核,從1986年車諾比核災一路反到現在,總是要找到另一條路。」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為什麼比起鈔票,他們更想要太陽能板?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電腦螢幕上,十個桃園國際兒童村的孩子舉著手寫的紙片,述說他們的想望。國際兒童村目前安置了約50位受虐,行為偏差,家中貧困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孩子。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最綠洗髮精 歐萊德洗頭做環保
「我們的設計師或許不偉大,但設計師服務的對象,可能是市長、可能是媒體。」期望成為全球最綠的髮妝品牌歐萊德,要客戶不只是產品使用者,更是理念宣傳者,讓綠色觀念隨著髮廊深入社區,進入家庭、接觸個人。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