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如何提煉台灣在地文化為當代設計語彙?何佳興的方法論
在長期合作中,何佳興參照陳明章的做法,漸次梳理出自己的設計方法。除了熟悉的書法篆刻藝術,他也向台灣在地的常民文化取樣,像是宮廟信仰,轉化成具當代與在地性格的設計語彙...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書沒什麼,它只是眼界而已。
這世上沒有比字句還安靜的,也沒有比文字更能呈現安靜反面的喧囂。它很鋒利,但又高傲其實卑微地包容了一切。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雙性戀媽媽 vs 異性戀爸爸,怎麼教小孩?開一間「孩好書屋」
這裡是花蓮第一間以性別友善為主題的獨立書店。與同性異性都交往過的江珮瑾,說自己不過是相對「幸運」,遇見了理念相同,可以共組家庭的異性,因而迴避了來自社會上的歧視壓力。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她在誠品賣生活,卻到花蓮才真正懂生活,於是有了「寫寫字」
王玉萍很清楚什麼樣的書賣得好,但成立寫寫字採編學堂的想法卻是「不能只有賣得好的書」。透過獨立出版刊物,她想:能不能一年一個倡議,對花蓮產生一些能量與貢獻?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風土痣 以播種的方式辦刊
以「醃漬」為主題的試刊號中,她們在「編者的話」寫道:「《風土痣》期許生活中再多一點觀察,隨著四季晴雨觀察農漁業延伸出的食物、人物、職業、民藝等在地生產文化,再多一點關心環繞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人事物,這是發此報刊的期許與期待。」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