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李惠蘭修女 信望愛行動家 在台灣最南端的滿州鄉及恆春鎮,大街小巷都有李惠蘭修女開著「愛心行動車」穿梭的痕跡。自2004年以來,因為她的回鄉投入,滿州變得不安靜了。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羅曼菲 永遠的舞者 曼菲堅持要住在望得見對面山頭的病房,那山頭上,是她念茲在茲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室,在她清醒的時間裡,她念茲在茲的,也多是舞蹈。 READ>
土地關懷 土地關懷 美好花生 堅持品質不妥協 決定返鄉後,他們從母親的基本手藝學起。從炒花生到思考花生原物料來源,並開啟了種花生的農事工作等。把好東西分享大家的這份誠意,正是孕育「美好花生」的初心。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廖美立 兩岸創意文化空間推手 誠品經驗,讓準備要跨領域,轉型做文創的兩岸企業,第一個想請益或延攬合作的人,就是廖美立。反過來,廖美立也選擇合作對象,「眼光到哪裡,有沒有開創性,是否我想要的高度也是對方想要的」這些都是她的評估標準。 READ>
設計生活 設計生活 馬來貘黑白勢力的推手 2012年夏天,黃晨淳獨力扶養的女兒從大學設計科系畢業,於是五年級美魔女媽媽和七年級新世代女兒陳蓁攜手合作,媽媽負責業務、找資源,女兒則與一群七年級創意班底,女兒則以設計科系同學朋友為創意班底,母女倆設立了「默默文創」。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李筱瑜 活力鐵人 不管是冷是痛,一旦上了路,就得把它們融入身軀和心靈深處,化為自己的一部分。李筱瑜以一個宗教詞彙形容人在三鐵比賽中的狀態,「就像坐禪一樣」。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