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真誠地往前走,走進創作的大海:專訪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 2024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透過《My Art, My Voice》傳遞表演者身上的議題主張,同時也呈現自由創作的純粹。在各種類型的紀錄片拍攝中,她真誠地探索創作的大海。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 READ>
設計生活 設計生活 藍染美學之外,更重要的是自然──行過20年,帆布與天然染品牌蘑菇 文創產業中不可忽視的品牌「蘑菇」跨越了創立20年的里程碑,從設計生產T恤、帆布袋包和紙品起步,而後跨足實體店面和餐飲空間的經營,過盡千帆的歷練,使蘑菇在20年後回到「見山又是山」的狀態,選擇化繁為簡,從外放回歸本心。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專注與守候,那是屬於領犬員的目光: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 羅浩芳與搜救犬 Amei 「運動員或許可以用秒數衡量進步,但狗狗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按表操課是行不通的。」訓練的迷人之處即是變動本身,每隻狗都擁有獨特的性格與反應,優秀的領犬員能在大原則之外,看見牠們的不同。 READ>
設計生活 設計生活 Design 設計短評——不精美的完美、大人也心動、光影之詩 丹麥設計品牌的休閒椅「ARBA」的原型,由設計師Erwan與夥伴自行焊接、鑽孔、縫製、上漆⋯⋯嘗試運用最低限的技術實現一張理想中的椅子,帶有一些刻意為之的「不精美」,那不完全關乎風格,而是為了掌握製程、不因製造方式妥協的設計。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這些年,終於比較懂帽子了──重新詮釋牧民生活的「北方牧人」與犛牛絨織品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走過危機的唐青,深感創業之初的自己有所不足。隨著「北方牧人」的品項逐漸壯大,依舊以在地取得、發想以及手工製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取自西藏犛牛的犛牛絨算是台柱,製成各式衣飾和織品,其中又以毛氈帽為鎮牌之寶。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