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社會創新 勇闖科技業 斜槓媽咪的職涯安可曲 生命中總有預期不到的岔路,離開職場十年的媽媽陳姿伶,選擇以創業方式重新回到科技領域,面對產業翻天覆地的改變,全力以赴,不斷進修補齊行業知識,她的故事為女性重返職場提供了另一種參考模式。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古謠mix電音,向母親的舌頭學習,阿爆(阿仍仍)找到自己的聲音 誰讓樂評人馬世芳大讚:這是高級的聲音,是有質感的聲音?把喜歡的流行音樂融合母語,從零到一,她找到自己在音樂上的口氣,也為年輕音樂人留下一些創新的勇氣...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做工的人受傷後:工傷繪本《陪媽媽兜風》,陪烏雲下的彼此看向亮亮的地方 家人缺席的場景,不只工傷家庭的孩子需要面對,車禍意外、單親或隔代教養,類似的單親群像在討論中逐漸浮現,「你會發現書裡並沒有特別強調工傷。」 READ>
設計生活 設計生活 工程師跳Tone插畫家,MIIIA用繪本讓孩子樂意戴口罩:《口罩小衛兵》 COVID-19的傳染陰影籠罩全球,如何讓小小孩願意戴口罩?插畫家Mia開放下載繪本《口罩小衛兵》,協助家長把口罩帶來的不舒服,轉換成小衛兵需要小朋友的幫忙... READ>
社會創新 社會創新 縮時台灣20年,100組一起變好的線索:《臺灣數據百閱》 在訊息紛亂,人人各有立場的時代,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他們,試圖尋找一條客觀理解台灣的途徑,探勘數據的過程中發現,所有台灣變好的地方,都是因為有一大群隱性的人,默默耕耘非常久、非常深...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