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設計生活 以光陰的故事裝潢,琢磨家屋與街區的交往距離:JCA生活實驗所 獲得2019年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的柏成設計,希望人們不是回家就被一個殼包起來,而是也能去感受陽光、星空或車流,喚起人與城市的關係... READ>
社會創新 社會創新 打造有溫度的托老所:仁馨樂活,王詩婷與自己的全馬比賽 為什麼護理之家都是白色牆壁,充滿藥水味像醫院一樣?為什麼長輩生活的空間只能死氣沉沉?王詩婷試著打破現況的理所當然,跨領域合作,重新設計理想的銀髮生活... READ>
土地關懷 土地關懷 北極海遇見亞洲鐵鋁罐…阿拉斯加教授找上台灣設計師:Be a Voice 那一年,丁維欣在白令海小島的海灘上,發現台灣人很熟悉的花生牛奶鐵鋁罐。原來,在海上漂流的垃圾終點在北極海。她決定做一本書,來說海洋廢棄物的故事...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致水泥色的青春,願《未來無恙》是瓦解結構的一道裂縫 賀照緹用7年紀錄兩位少女的成長路,很多的狀態讓她們變成勇敢的人。與脫貧拚搏的日常,複雜的因果脈絡,很難說成長會變得更好,但她們很努力把自己站得直挺挺...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為台劇做工的人,林昱伶:台灣觀眾讓我熱血復活 打造出「國師」唐綺陽的林昱伶,選擇以暖調靠近人性,讓《我們與惡的距離》引起共鳴。下一部作品改編林立青《做工的人》,「發大財」的荒謬背後,困境是什麼?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唱在被海平面淹沒前,16座小島串起的海洋大歌 BaoBao與先生走訪南太平洋、印度洋上共16座島嶼,在雨林、火山口到紅樹林間,錄下南島語族的傳統樂曲,聽見可能因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沒消失的生態、文化之聲...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