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沙發 改造生活 動手做的人最快樂

by  李玉玲
當你有想法或關心某個問題,想辦法解決它,動手做出來,以前是DIY,現在則稱為Maker。

五月初,非常木蘭邀請到OpenLab. Taipei共同創辦人鄭鴻旗、深圳Seeed Studio 柴火造物中心營運總監沈芳如(前MakerBar Taipei共同創辦人),以及《Make》雜誌中文版副總編輯顏妤安,以全球興起的Maker運動(譯為自造者運動或創客運動)進行一場會談「Maker的臭皮匠創意學」。

沈芳如、鄭鴻旗、顏妤安(由右至左)對強調動手做的Maker精神深深著迷。林敬原 / 攝影

 

這場對談正巧在Maker年度盛會「Maker Faire Taipei 2016」前夕舉辦,意外成為暖身活動,不但現場首次出現男性多於女性聽眾的景象,還有大陸、香港及國外Maker齊聚華山。

 

大數據、Arduino、3D列印…,當大家以為Maker得身懷絕技-厲害的科技背景,「Maker一哥」鄭鴻旗給的答案卻讓人跌破眼鏡:「就是留點時間給自己東摸摸西摸摸,好好過生活。」沈芳如的Maker天地是廚房。顏妤安則說,Maker讓她找回遺忘已久「動手做」的初衷,很開心。

(你可能也想看:大人勞作課 一朵紙花喚醒創造力)

 

 

沈芳如(以下簡稱「如」):今天對談主題是Maker與創意,請兩位簡單定義Maker?

 

鄭鴻旗(以下簡稱「旗」):我的解釋很簡單,當你有想法或關心某個問題,想辦法解決它,動手做出來,以前是DIY,現在則稱為Maker。和過去不一樣的是,這個時代有網路,社群,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鄭鴻旗邀請Maker社群夥伴,一起拆解玩具監視器零件,再創作成外型、特行各異的108隻電子小怪獸。鄭鴻旗 / 提供

 

如:台灣談到Maker會連結到3D列印等科技性較強領域,如果Maker是自發性解決問題,科技又扮演什麼角色?

 

旗:過去要取得工具的門檻高,隨著科技發展,工具取得越來越簡單,可以更有效率把東西做出來。但當工具取得變得便捷,接下來我們要問自己:到底要做什麼?這在華人社會是很大的問題。

 

顏妤安(以下簡稱「安」):《Make》雜誌創辦人Dale  Dougherty定義:不管科技進步到那裡,Make就是動手做,Maker則是動手做的人。烹飪、音樂家、藝術家都是Maker,只是媒體對科技類較有興趣,經常被討論而已。《Make》雜誌目的是在推廣「動手做」的概念。

(你可能也想看:女生也瘋狂的機械遊樂場)

從東京到台北,各大城市的Maker Faire活動聚集許多天馬行空的驚人創意。顏妤安 / 提供

 

 

如:二位是怎麼進入Maker領域?

 

旗:喜歡動手做和我念美術系有很大關係,因為從事科技藝術創作,透過網路社群認識一群朋友,大家想聚在一起,我就在寶藏巌國際藝術村設立OpenLab. Taipei ,有了聚會空間,大家拿材料過來,從修理東西慢慢開始。有一次我想做一台腳踏車,社群朋友看了草圖說:「你畫的能看嗎?」接手幫我畫3D圖,又有人幫忙找材料、焊接師父……,越來越多人情義相挺,腳踏車就做出來了。

 

 

大家叫我「Maker一哥」,自己都覺得很荒謬。我認為,經營Maker社群和空間,越透明越誠實,越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重要的不是社群發起人,而是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我只是剛好碰到那個時間點,我不做也有別人會做。

 

如:所以,做為Maker空間或專案發起人不必非常會做,有一顆善良的心自然有人來。(玩笑話)

 

旗:還要樂於分享。                    

 

 

如:我從流行產業進到Maker領域,也是被Maker想要改造生活的精神所吸引。

小時候住在加拿大,水管壞了請人修,少說五十元美金起跳,所以,美國有車庫文化,要學會自己修東西、油漆、蓋房子,生活參與度高,解決問題是Maker的精神。

 

安:小時候念美術班,動手做對我來說很平常,後來轉到普通高中,升學考試壓縮其他學習空間,慢慢放掉動手做;大學念的雖是日文系,我對資訊科技、音樂、平面設計都有興趣,因緣際會進了《Make》雜誌中文版工作,又找回動手做的初衷,很開心。《Make》雜誌宗旨是透過傳播國內外Maker資訊,喚起和我一樣在社會框架下遺忘動手做就是日常生活的人。

 

2016 Maker Faire Taipei甫在科教館舉辦,現場展出台灣造型的電路板。顏妤安 / 提供

 

如:請以技術含量低的方式介紹何謂「開放原始碼」(開源)(Open Source)?

 

旗:舉例來說,買一個Windows想要改造它,牽涉商業專利是不可能的。有了Open Source ,代表你可以把「盒子」打開,研究內部設計,如果覺得不好,還可以改造它。

 

如:如果以維基百科解釋是否更能理解?開放、協作,是共創的概念。

 

 

旗:維基百科比較是協作概念。

 

安:在專利商標保護下,過去,發明家開發出來的東西是封閉的,無法被碰觸,現在有了開源分享,可以藉由社群力量加速產品開發、改良速度,例如3D列印技術其實很久以前就有了,一直到了專利到期,加速3D開源社群發展,才廣為流行。

 

如:成為Maker有技術門檻嗎?

 

 

 

旗:每次介紹Maker,大家以為我會講大數據、3D列印,但我的答案簡單到不可思議—留點時間給自己東摸摸西摸摸。曾有雜誌報導:喜歡動手做的人腦袋運作比較好,我發展出「鄭鴻旗Maker理論」:工作虛耗了我們的能量,如何補充?做自己喜歡的事,木工,或者女生玩「戳戳樂」(羊毛氈)也很療癒。有一次朋友問我:「你到底要做什麼?」我說:「好好過生活。」留點時間探索生活,就是一種圓滿,像不像修行?

 

 

如:目前我在大陸深圳工作,每當外面環境吵雜時,就想煮飯,烹飪也是一種Maker,廚房就是Maker Space,人人皆可做Maker。但女性在這個領域很少被看到?

 

旗: 電子電路設計過去大都由男性所建構,我心目中的天后Limor Fried,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創立了Adafruit,女性思維的電子電路設計,結合縫紉等元素,多了男性沒有的柔軟度。 

 

 

幾年前一位來自維也納的女性Maker,在OpenLab. Taipei 辦了一個只開放女性參加的程式碼工作坊,我擔心會不會沒人報名,沒想到竟然爆滿,她讓我學到:「能不能」是自己心理因素,性別是社會形塑出來的。

 

安:有人聽到《Make》雜誌中文版是女性負責,常露出驚訝表情,我其實不太高興。有一次到舊金山American Steel Studios參訪,那是超大倉庫改建而成的Maker空間,裡面有許多是大型鋼鐵作品,訪問團團員看到女性創作者在焊接,就問:「女生玩焊接不會危險嗎?」那位藝術家只回答:「男女生有何差別?」亞洲社會常有性別的刻板印象,認為女生只能縫縫小東西。

 

如:我認識一位女性Maker,設計出一款可以當成項鍊的女性按摩器,優雅、有趣,大家看了都想團購,女性Maker設計出來的東西更能符合女性的需求。

 

如:Maker台灣譯為自造者,大陸稱為創客,常與創業畫上等號。創新究竟是不是創業?有很多討論。一位深圳創客圈的人提出的理念我很贊同,他說,動手做的基數要夠多,才有可能創業。過去,一個東西被生產出來,過程是冗長的,科技加持加快了速度,這幾年又有群眾募資平台出現,創業變得相對容易,但如果沒有那麼多會做東西的人,基數不夠多,不夠成熟,很難商業化。

 

商業化只是Maker運動一種結果,但也有可能像鄭鴻旗那樣,做出的東西沒有一樣可賣錢,哈!他是傳道者。Maker 出發點不是想賺大錢,而是解決問題,當然,偶爾也會冒出賺錢的東西。

(你可能也想看:卡市達 怪咖創業加油站)

 

 

 

旗:我走宗教信仰路線(自嘲)。我觀察台灣創業競賽發現一有趣現象,最常被提出的竟然是「訂便當」。它反映了:台灣生活太方便,方便到對於生活的想像如此匱乏,對生活的要求只有訂便當而已。

 

當你一開始就想賺錢,想到的只是錢,當你想解決問題,想到的會是問題,並找方法解決它,這才是Maker正確的養成脈絡,不可能每個人都是賈柏斯,動手做的人如果不夠多元,很難發展成商業。

 

 

如:重要的是生活體驗和觀察。Uber等共享經濟出現,是因為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但沒人解決,現在找到方法,就創造了財富,所以還是要回到Maker核心:解決問題。台灣教育體制也在推動Maker教育,現場請到中和國中阿碰老師分享心得。

 

阿碰老師:教育部在國中創客教育編了很多經費,也有創客教室,但學生被國文英文數學塞得滿滿,根本沒時間動手做。老師也一樣,以我為例,一周只有一堂生活科技課,四十五分鐘,可以發揮的空間有限。不過,看到學生的改變,還是很幸福。

 

 

現場展示的十字弓,是一位學生的寒假作業。這個學生喜歡天馬行空亂想,但不做。我出寒假作業,學校放假了,沒人可求救,他只好自己上網找資料,雖然這個十字弓射程不超過五十公分,但至少他已學到Maker的精神就是要自己動手。

 

Maker教育最重要的是,不要提供孩子太多協助,讓他們自己學習找資源。有些學生想做刀劍、斧頭,甚至加農炮,家長會說:不好吧!有用嗎?我只會提醒:注意安全。以前,我上版畫課滾筒壞了,都要自己修。現在,學生會問螺絲起子在哪?主動解決問題。

 

如:華人社會常忘了「玩」這件事,最近看到一篇國外報導,介紹十位孩子如何玩電路版、寫程式,家長不會花大錢幫他們買工具,只是陪伴,給孩子極大空間自己摸索。

 

 

旗:Maker存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學校到社區都可以有Maker,台北市大安區有個「古風小白屋」維修站,在一群志工發起下,成為分享工具的家具維修站,不只住在附近的人,很多外縣市的人也慕名跑到那裡,自己動手修東西。「古風小白屋」的經驗讓我想到,社區或里民中心或許可以成為Maker基地,退休的長輩有著豐富的人生智慧,可以將他們的經驗傳承下去。

 

觀眾提問:Maker要動手做,做是行為?或者一定要做出東西?想法一定是要別人沒想過的嗎?

 

 

如:沒有一件事是沒人想過或沒人做過的,Maker運動強調的是精神:我想要做一個東西,嘗試著把它做出來,就算建立在別人的創新上,只要有動力去找方法,實際動手做,做出自己的版本,就是Maker。

 

旗:怎麼樣才是Maker?我是自己去探索,找尋答案,但這是我的歷程,你的答案應該自己找,只要對生活有要求或感興趣,都能成為一名Maker。

 

安:Make,不一定要從零到有,有時是因為想讓東西變得更好而進行改造、破解(Hack),千萬不要只是為做而做,精神才是重點。

 

 

 

拍攝場地:以覺學

以覺學覺時計劃:建立都市永續概念的生活哲學,利用當代手作潮,建築起生活的邏輯性與製作流程及物件的永續力,傳遞設計師與工藝家式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覺生活中各種素材與環境跟人建立起的緊密關係,藉由每日開放的金工開放式工作室小工廠,讓參與課程的民眾在媒材製作過程中,細膩地張開創作跟感受的觸角,練習獨立思考與適材創作。

圖片提供:
林敬原、顏妤安, 鄭鴻旗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0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