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人文
點亮土地下一步
李依樺的光美學
我家附近的街角開了一家新酒吧後,一周總有兩天的深夜,會聽到樓下咚咚的喇叭聲。我這夜貓子像活在夜色的魚腹中,這些細碎聲與咚咚鼓聲都不至於吵到我。尤其當夜晚下起雨後,沉得很。更顯得燈下曬著光暈的我,有著能安穩窩居的感覺。READ>
賀照緹用7年紀錄兩位少女的成長路,很多的狀態讓她們變成勇敢的人。與脫貧拚搏的日常,複雜的因果脈絡,很難說成長會變得更好,但她們很努力把自己站得直挺挺...READ>
在稻田體驗農事後,再吃到米做的貝果,紅烏龍、蜜香紅茶、客家擂茶、初鹿牛奶、山豬地瓜...見證池上的風土,以及「一個客人在一攤買100元,不如讓他在十攤各買10元。要好,大家一起好」的美麗人情...READ>
命運是一個很玄的東西,少女時代我並不知道日後它會毫不留情、熱辣辣的打我耳光,所以才會大言不慚地放言高論:我不嫁客家人!我不要生小孩!我一定出國唸書!還要做個風光職場的女強人!結果...READ>
第一屆首獎作品是位越南女子的真實故事。該屆評審駱以軍認為這篇作品有「非常恐怖的平淡跟認命」:她因家貧出國打工,在台灣遭到越南男友與好友聯手背叛,賭氣嫁作台灣人婦,墮入一段欠缺愛情的黯淡婚姻... READ>
徐靜思說:「好像以前總要大張旗鼓『破框』,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打破框框的機會,如何與框框和平共處,在各種看不見的框框中,尋找伸展的空間,不被框框限制,或甚至直接跨到框框之外。」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