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從不會生活,變成會生活的人

觀點專欄 從不會生活,變成會生活的人

有段時間我過得很糟。外人看不出來,只覺得我很忙,成功的人一天該有的忙碌生活。然後我變得倦怠極了,原本喜歡做的事情,慢慢變得不喜歡。於是,我做了個重大決定,養成「一天不安排自己做超過兩件事」的習慣。READ>

看見女力米糠保養敏感肌 容器含塑量減半

看見女力 米糠保養敏感肌 容器含塑量減半

越多現代人為敏感體質所困擾,某種程度,這是環境反撲的體現。強調從內容物到包裝瓶都對肌膚、環境無負擔的有機米糠保養品牌「Reise米膚」,創辦人黃麒芳拿自己的敏感肌當實驗品,並研發出可分解米糠塑料瓶。READ>

觀點專欄修復:比禱告、集氣更重要的事

觀點專欄 修復:比禱告、集氣更重要的事

「他們需要的不是偶爾有幾個外國律師過來幫幾個幸運兒禱告、然後神奇的釋放,而是司法結構的改善。」烏干達需要修復的,不只是監獄體系,也不只戰後的百孔千瘡,還有國族的自信心。READ>

焦點企劃萬芳與徐譽庭 有種友情叫一起變老

焦點企劃 萬芳與徐譽庭 有種友情叫一起變老

2015年12月,歲末最後一場「女人沙發Women’s Talk─明天也要作伴」,來了兩位好姐妹─《我可能不會愛你》金鐘獎編劇徐譽庭、知名歌手暨演員萬芳,共話二十年友情。徐譽庭說,她們不是黏膩的「閨密」,而是共同成長學習,可以一起活到老的朋友。READ>

看見女力四季訪書終不悔 鍾芳玲寫出永恆

看見女力 四季訪書終不悔 鍾芳玲寫出永恆

1997年鍾芳玲出版《書店風景》,她的第一本書店書寫,也是華人世界頭一遭,第一手貼近報導西方書店的書。「書話三部曲」奠立了鍾芳玲在華文出版界「第一書女」的盟主地位,書店之於鍾芳玲,大約就像小吃研究之於王浩一,鐵道小旅行之於劉克襄。READ>

焦點企劃核電廠旁的小漁村

焦點企劃 核電廠旁的小漁村

反核之前,Idinthakarai曾在2004年受南亞海嘯重創,至今村內還有許多未整修的損壞房舍,不少漁船上殘留著國際援助的標籤。也許因為這樣,村民對日本海嘯造成的嚴重核災特別能感同身受。在村內四處走動,遇上許多飽經風霜的臉孔,想像他們曾歷經的極端無助、恐懼和被迫長出的力量。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