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大人勞作課 一朵紙花喚醒創造力

by  陳苓云
透過動手做,找回創意美感及思考的能力。

你上次動手做東西,是什麼時候的事?

 

小時候,母親節為媽媽親手做一朵康乃馨,是我們共同的回憶,透過手作,表達金錢買不到的愛與心意。近來鑽研「數位割紙」的創作者王品驊,利用外型像護貝機的切紙機,改善耗時的製作流程及裁切時間,「割」出更為繁複美麗的立體花朵。(立刻報名「Maker的臭皮匠創意學」對談,找回動手做的快樂!)

 

 

科技來幫忙 創意美感更驚人

 

品驊原是旅英設計師,一度忙於工作,直到回台後,意外接觸提倡Maker文化的社群組織Fablab Taipei,才找回創作的快樂。

 

Maker被翻譯為「自造者」或「創客」,是鼓勵每個人動手改造或創造自己想要的、需要的物品,在過程中學習,並把獲得的經驗與知識分享出來,繼續激發更多創意的可能。

 

例如每年聖誕節,Maker圈中的盛事,就是上網分享自己創造的聖誕樹,各種形式、材質都有,並且公開做法、開放版型下載,你可以做一款一模一樣的,也可以加入創意再變造。品驊創作的雷射切割木雕聖誕樹,是她接觸Maker圈的第一個作品,受到許多Maker喜愛。自此,她開始嘗試更多複合媒材與技術的創作。

(你也可以來這裡玩:女生也瘋狂的機械遊樂場)

王品驊認為,機器只是工具,創意與美感才是核心。王品驊/提供

 

 

品驊說:「機器只是輔助,是讓創意的落實能打破限制的工具。」為了推廣「自學、創造、分享」的精神,她選擇易學安全、應用層次卻非常廣泛的切紙機,舉辦教學分享會。分享對象特別針對學校老師,「因為我希望透過老師,影響更多學生,在學習中找回創意與思考。」

 

老師當種子 Maker精神翻轉學習

 

例如中和國中的阿碰老師,便以學校中的創客教室為基地,鼓勵學生從錯誤中成長。今年的生活科技課寒假作業,她讓學生自己選一個想做的東西,自己上網查資料,想辦法把它做出來,並且記錄過程,無論成功或失敗,開學後發表。

 

只要想做,阿碰老師不會說不,但要注意安全。有人做提拉米蘇、巧克力,有人做羊毛氈,有人用鐵尺做了十字弓,有人做了昆蟲標本水晶膠紙鎮。阿碰老師說:「我不會否定學生想做的東西,以免壓抑他們的創作欲;但也不會教他們怎麼做,因為我不是什麼都會。我只給方向,告訴他們可以去哪裡找材料、找做法。」(你也會想看:想要什麼自己做,中山女高大驚奇!)

 

 

 

把這當作寒假作業,也是有心機的。她要讓學生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逼他們自己想辦法。「思考本來就是學習的重要本質,我發現現在的孩子很怕失敗,只想直接問出答案,錯過在動手中嘗試錯誤的機會。」

 

記錄錯誤 失敗的故事更精彩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讀書?」,阿碰老師會反問:「為什麼不要讀書?」有個嚷嚷著想做光劍的學生,特別喜歡找她討論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可不可以是黑色的光?」「光劍可不可以伸縮、有特效?」阿碰老師不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你材料買了沒?開始做了沒?」

 

阿碰老師認為,動手做了,才有辦法對話與討論,否則只是空談;許多答案,實際做了就會知道。有時失敗,反而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這也是課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像這次有兩位學生都做巧克力,其中一個分享:『XX牌子的巧克力根本就不會融化!』,另一位學生反駁:『但我做的時候有融化!』兩個人爭論起來,我就讓他們吵一下,然後說:『你們兩個一起再重做一次,不就知道差別在哪?』」

 

 

這樣的課程設計,看起來都是學生自己做、自己學,老師只要在一旁「納涼」;事實上,事前與事後需要許多的引導與補強,孩子從中獲得的體會,是被選擇題簡化的考卷無法提供的。

 

讓Maker精神翻轉學習,還可以做得更多,但也有許多限制待突破。阿碰老師說:「不容易啦!但我會在有限的條件下努力的做,創造無限可能。」

先思考,再實踐,然後反省,是阿碰老師想教會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是Maker文化的重要精神。陳苓云/攝影

圖片提供:
王品驊, 阿碰老師, 陳苓云

陳苓云

陳苓云

文章 38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