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混血構築,聖索菲亞

by  黃湘娟

「聖索菲亞聖殿」與周邊景觀。(翻攝自明信片)

他,穆罕默德二世(Mehmed II),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大統帥,於1453年領軍攻陷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殲滅了統治歐洲長達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也稱拜占庭帝國)。那一年,他僅僅21歲。

 

穆罕默德二世被稱為「法提赫」,土耳其語「征服者」,也稱「法提赫.蘇丹.穆罕默德」(Fatih Sultan Mehmed)。他精通八種語言,在祖輩們經歷二十多次攻擊君士坦丁堡吃敗仗後,唯他取得最後勝利。據記載,攻破君士坦丁堡揮軍進入城內,他立刻直接前往一直慕想敬仰的「查士丁尼一世大教堂」(Church of Justinian I)。在他的認知裡,那是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場域,是他的野蠻世界中未曾擁有、文明人的優雅生活形式。

 

「查士丁尼一世大教堂」是一座結構嚴謹的拜占庭式建築極品,矗立在今日稱為伊斯坦堡的城市內,它與附近的「藍色清真寺」(Sultanahmet Camii)遙遙相望。西元前約527-565年間,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Emperor Justinian)率大軍在此駐紮,並興建大教堂供人民禮拜。其建築量體是由兩位阿爾巴尼亞籍的建築師安提米爾斯(Anthemius)和伊西多爾(Isidorus)所設計。據說,當時全國最優秀的石匠與泥水匠都被招募至此。這座教堂的構築,較之耶路撒冷的所羅門神殿(Solomon’s Temple)還要壯麗。

被譽為「世上最美的穹窿圓頂」。

其最令人稱許的,是建築體的拱頂設計,被譽為世上最漂亮的穹窿圓頂建築之一。壁廊上有許多用馬賽克鑲嵌的耶穌聖像圖。中央大廳左側過道前端有根巨型的大理石柱,人稱「哭泣的石柱」或「流汗的石柱」。傳說,把拇指插進柱子上的濕洞內,讓手掌在平面旋轉360度,會心想事成。我們參訪時,一位俄羅斯婦女正在祈求她的願望。

「哭泣的柱子」。一位俄羅斯婦女正將她的手指插入洞孔祈願。

關於這座城市與大教堂,它們的命運糾結相連。穆罕默德二世擊敗羅馬帝國後,將君士坦丁堡作為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的首都,更名為伊斯坦堡(Istanbul),使鄂圖曼帝國成為一個地跨歐亞的大帝國,並從此控制了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Strait)。證明這位巨人不僅會打仗,而且對國家的未來具備一般人所不及的前瞻與格局。

 

從此,「查士丁尼一世大教堂」隨著征服者而更名為「聖索菲亞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Ayasofya)。由於伊斯蘭教禁止膜拜肖像,因此牆面的耶穌聖像和聖母像等,一概被灰泥覆蓋,而不是毀滅。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urk)決定「宗教中立」,並正式下令將「聖索菲亞清真寺」改為「聖索菲亞博物館」(Hagia Sophia Museum)。凱末爾的兼容並蓄政策,確實讓社會獲得很大程度上的和解與改變。豈料,2020年,土耳其政府卻又將它恢復為「清真寺」。

 

「大教堂」,「清真寺」,「博物館」,這棟建築曾因帝國興滅,在歷史的血淚中,留下許多文化瑰寶。除了建築量體本身,至今裡面仍保留著許多在不同時代被臨時覆蓋、殘破的前朝壁畫與藝術品,當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的宗教藝術,以及用阿拉伯文書寫的牌樓。

 

直至今天,宗教一直紛爭不斷。但是,「聖索菲亞」不論它的功能是大教堂、清真寺,或博物館。令人驚異的,是戰爭勝利的一方雖然宗教信仰不同,卻依然保持著一份「敬意」,故能留下「多元宗教融合」的不朽藝術,供後人瞻仰。

圖片提供:
黃湘娟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41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