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塔滿城,緬甸蒲甘
by 黃湘娟緬甸內戰不斷,近年更以電信詐欺傳遍國際。
據載,史學家認為3000多年前這塊廣闊的平原上,已經有人類在此居住,西元前6世紀,印度史詩描述的「黃金之地」,有人認為是指緬甸。因為缺乏明確的文字記錄,我們姑且聽之。
從前的從前,西元849年,一位緬族首領比因亞(Pyinbya)帶領族人們來到蒲甘(Bagan),圍起了一方廣鶩區域,建造堅固城牆,在此定居。
直到11世紀,緬族阿努律陀(Anawrahta)國王即位,降服周圍小部落,統一緬甸,創建包括緬族、撣族、孟族等在內的第一個蒲甘王朝。並銳意進行宗教改革,將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定為國教,也就是俗稱的小乘佛教,而且,大量興建佛寺佛塔,而首都蒲甘,自然是應許之地。
12世紀時,江喜陀(Kyansittha)與阿朗悉都(Alaungsithu)兩位國王讓蒲甘王朝的發展達到巔峰,佛寺佛塔的興建更是如火如荼。歷經多次地震天災,小小的蒲甘仍有2000多座大小量體不一的佛寺佛塔。1287年蒙古人入侵,200多年蒲甘王朝宣告結束。
現在的蒲甘屬於緬甸聯邦共和國的曼德勒省,其著名的佛教建築大多是蒲甘王朝時期留下的,從國王引領,出資出力,聘請國內外各種專業人才建造佛塔佛寺,演變成全國風潮。直到近代,這片平原上仍然後繼有人,官方與民間,投入佛事,無怨無悔。
蒲甘不像其他的世界文化遺產,標誌著單一的著名建築量體。而是,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濃厚文化歷史的遺址。無論處身任一角落,都被佛塔佛寺的影子包圍著。成群結隊的佛寺建築,讓我深刻體會到,「信仰」的可貴,它在每位居民心中,是一顆平和的種子,一個堅定不滅的靈魂。
古城佛寺,以紅磚作為材質的量體佔大部分,估計紅磚是當時最容易取得的建築材料;其次也有外牆塗抹白泥或貼金箔。有些偏向印度覆缽式,或窣堵坡型;有些也許受斯里蘭卡、泰國的影響。
除了佛寺佛塔的建築形式,佛像雕塑也是一門難得的藝術。迥異於印度,甚至南傳或藏傳,蒲甘佛像輪廓推測其原型出自國王,表情莊嚴慈祥,雙眼微閉朝下,高鼻梁,闊胸,細腰,雙耳長垂及肩,坐者有雙腿單盤,也有結跏趺座,有金箔敷身,也有保留磚石雕塑原相,佛像微笑面向眾生。
上千的佛寺佛塔中,個人認為,構築最美與壯觀者,非阿難陀寺(Ananda Temple)莫屬。猜測「阿難陀」的命名,源於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堂弟阿難陀尊者。其建築量體比例十分勻稱,灰白透粉的牆面刻有精美浮雕,整體建築採用希臘十字型基座,基座上有延伸六層的貼金高塔,似乎是融合了本土與北印度的建築形式。
是1105年在位的國王江喜陀所建,乃寺塔合體的建築,四面皆有入口,四尊高達9公尺的佛像,分別矗立於拱頂內,北面是拘留孫佛,東面是拘那含佛,南面是迦葉佛,西面是釋迦佛,我們參訪時,僅南面和北面開放,其他在維修中。國王藉這座寺塔以精準和實修的方式,向人民傳達佛陀的教義,創造了大眾的宗教熱情。
另一個十分特殊而令我疑惑難解的,是瑞山都塔(Shwesandaw Pagodu)旁,一棟不起眼的建築量體,如果不是識途人引領,是不會去注意的。因為大部分人會被造型特殊的瑞山都塔吸引(緬文Shwesandaw,譯成中文是「金色神聖髮舍利」),那是一座埋藏有佛舍利的佛塔。
那麼,祂旁邊的建築內又隱藏了什麼?裡面是一尊長達18公尺的涅槃佛,不僅雕工精美,佛寺本身的建築空間也是難得一見,當陽光從兩側窗口投射進來,照亮了佛身,也照亮了長長的窄廊。一千多年前,建築設計已經可以如此精準地計算陽光進出時間與尺度,怎不令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