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咖啡的反覆辯證:既要保留舊又要能挑戰新

by  蔡瑞珊

「我們生活中都需要可以獨處安靜的場所,讓你的心靈可以沈澱下來。讓自己可以跟自己的內心對話。」《時下行者》紀錄片裡,建築師李清志老師在詮釋孤獨的閱讀者時,場景就選在這間建於昭和16年的日式古樸小屋─找到咖啡泰順店

 

初次來到這裡,只覺得整條不平靜的街上,牢牢豎著一棟孤傲不馴的木板平房,它昂然立在兩塊空地之間,四周卻充滿著優雅寧靜的氛圍,獨特而溫暖。找到咖啡的主人王揚恩說:「當時建造整間的概念,就是城市的口袋花園。入口是從院子開始,分成兩進,坐下來是看我的院子,而不是看馬路。由於有一個沈靜的動作,進去就特別安靜。」

 

 

 

從屋子裡頭往外望,會有一種恍若人在京都的異感。

 

王揚恩,台灣知名的文青設計師,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畢業後,一邊設計一邊開咖啡館,2001年的第一間店開始至今已邁入第17年,當時看見這間日式平房,覺得很興奮,他在老房子裡放入很多西方的比例和建築手法,保留了舊式建物,用西方的手法去開他的窗戶,讓新和舊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人們在繁忙的城市裡可以轉個彎靜下心來。

 

「我很想要創造一個畫面,可以讓他們留住記憶的地方,放在人的記憶裡很久很久,出去闖了三年回來後發現那裡一樣,那個安定感還在,就很踏實。因為一個人的記憶是不會改變的。」揚恩說曾經有次去法國的一間咖啡店,過了五年後再去,同一個店員同一個座位都還在,他坐在相同的位置找回過往的記憶,覺得是很美好的一件事。

 

除了找到咖啡泰順店之外,揚恩的咖啡店在台北城裡是文青們的聖地指標,像是青田街的「學校咖啡館」和台大新月台的「找到咖啡」都是出自他手。起初選擇的地點都不是人潮擁擠之處,而是台北城裡的安靜角落。以學校咖啡館為例,那裡10多年前是很偏遠的角落,街上都沒有店面,擁有的熱情是想把咖啡店做起來。也許因為他獨特的文氣,設計營造的風格充滿藝文氣息而聚集了許多左派青年,曾在店的地下室打造成播放電子音樂的舞廳,成為台北的文青地標。

 

 

 

 

我問他,如何決定哪裡要開哪間店?他說:「在做空間設計的時候,只要環境可以創造出畫面就好了,Concept出現時,可以為他創造一個新世界。」他以設計做為核心架構,將舊的東西重新redesign,讓機構的拆解跟元素都從舊的、有時間感的、有歷史性的東西去思考,親自用手作東西,用手去摸去研究,這是他從學生時候就養成的習慣,至今都沒有改變。

 

然而一個空間不是只有一種文化去滿足你。揚恩說若能讓一個空間有多種面向,就像是學校一樣,除了聊天之外有很多教學相長產生出一些有趣的想法跟對話,因此他的設計概念,不只是單純喝咖啡而已,曾和知名舊物達人簡銘甫合作歐洲舊貨店「魔椅」,也曾與多位藝術家合作舉辦展覽與藝文活動,在他的夢想裡,一間間的咖啡店所追逐的,就是成為人與人相遇間美好的永恆記憶,從畫面間拾得一片寧靜,進而擁有穩定內心力量的踏實。

 

我想起建築美學家李清志說:「一期一會,相遇無法重來,時光不會重返,每一刻光陰都是唯一。」他曾以此形容在京都裡記憶的美好,從天灑下的櫻花形成的浪漫畫面,讓每一位旅人會在不同時間到訪同一地點,尋回過往記憶,讓每一刻光陰都成為唯一的永恆。

 

 

如何堅持原有的面貌,和與周圍商圈的結合下去做改變?這是面臨轉型的革命,就像一段時間以後就必須去做適應環境的變化。「舊」與「新」在不斷反覆辯證的邏輯下,既要保留舊又要能挑戰新。

 

就像找到咖啡泰順店在周遭環境的變革下,不得不做出新的改變。揚恩說:「早期假日是要排隊,拍照人也很多,但後期因為師大商圈的變化影響而蕭條,現在要面臨的是下一個轉型的難題。」環境一直在變,店的狀態的生命力不見了,我們只能慢慢的再把榮景重建回來。

 

轉變卻不離舊,關鍵在於精準。揚恩提及最喜歡一本書伊塔羅.卡爾維諾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這位後現代的作家,敘述事情很精細,精細到一個夜晚空氣味道,地上的沙粒不小心碰觸的聲音,都有一種畫面跟精準度,就跟設計與建築一樣要很精準跟有力道的。如同店不是恆久不變,要把概念轉型,讓自由的能量跟能力在這個地方被發現,精準的Concept很重要,才能讓正能量出現。

 

聽著他緩緩訴說著未來計畫,充滿樂觀的雙眼,我彷彿看見這間日式古屋已尋得下一刻旅人時光的永恆。

 

 

同場加映:

大溪源古本舖,看見「舊」價值,珍惜「老」智慧

蔣渭水老醫館,變身行冊Walkingbook

圖片提供:
找到咖啡

蔡瑞珊

蔡瑞珊

文章 6

青鳥書店創辦人,新媒體文化人、主持人及節目製作,從傳統電視跨新媒體在小書店裡實現創作思想性節目。現任書媒體《書沙龍》策劃者, 曾任《天才衝衝衝》、《POWER星期天》、《圓夢巨人》《華視生活雜誌》《莒光園地》節目製作和主持;國際展覽《追夢・永遠的鄧麗君特展》策展人;並以《巷弄裡的那家書店》和《書店裡的影像詩》入圍第49屆金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