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邊界上,柏威夏寺
by 黃湘娟2013年11月11日,聯合國國際法院就1962年的裁決作出釐清,宣判矗立於泰國與柬埔寨邊界上的「柏威夏寺」主權歸柬埔寨。這座世界文化遺產被登錄的基準是:「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柏威夏寺為何興建在兩國的邊界上?是故意製造爭端?這就牽涉到史料與史觀。「史料」,是指過去留下的資料。過去,也就是9世紀高棉吳哥王朝時始建的「柏威夏寺」(Prasat Preah Vihear),當時高棉的國土版圖遍及東南亞,柬埔寨不過是其中一個較繁榮的市鎮罷了。
就今天的「史觀」,發現此寺廟大部分量體在柬國,興建於海拔500多公尺的扁擔山上(Dangrek Mountains,也稱「馬夸山),小部分量體則在泰國。是一座獻給印度教濕婆神(Shiva)的寺塔。2008年,「柏威夏寺」申遺成功,泰國為祂的主權發動示威與抗爭。
高棉吳哥王朝第四位君主耶索華曼一世(Yasovarman I)於西元889年登基後即規劃興建柏威夏寺群,王朝正值叱吒風雲時期,為甚麼要在山巔上建造一座神廟?經由祂來象徵心靈最高境界的須彌山?是王權信仰傳遞?是軍事堡壘?
正是「史料」衍生的不幸。據載1904年2月,泰國當時的暹羅當局與統治柬埔寨的法國殖民者協議兩國邊界問題,雙方同意沿著扁擔山脊劃定邊界範疇。按此條約,柏威夏寺應該在泰國境內,但是,據說當時負責場勘的法國軍官在地圖上混淆分界線,讓柏威夏寺被劃在法屬高棉的一方。泰國當時也約略了知,也許是對於地界知識不太熟諳,也或許是對方的地界圖太過於周延,雙方對地圖簽字認同,從此國界邊界地圖沿用迄今。也許泰方事後發現,已於事難補。
殖民者總有退出殖民地的一天。1953年,法國撤出柬埔寨地區後,泰柬兩國就為了柏威夏寺的主權不惜兵戎相見。由於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裁定柬埔寨只擁有柏威夏寺,而非整座山崖。邊界線被劃在柏威夏寺入口通道上的土地,屬於泰國所有。一方掌握入口,一方擁有寺廟建築量體,這又是另一種不同的煎熬。
苦難的泰柬人民,敬神禮神,同樣是他們尊敬的印度教濕婆神,為何如此折磨呢?幸好睿智的主事者,溝通雙方達成協議,泰國方面同意讓出寺廟附近約15公尺的道路權,讓上山朝聖,上山參訪的旅人可以一償心願。這讓我想起弘一法師兩句偈語:「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要用收歛法。」泰柬兩國的爭端迎刃而解,圓滿了他們的信眾,也圓滿了世界各國的朝聖客。
柏威夏寺自西元889年始建,至1150年完成,持續建造了200多年之久。祂的建築設計為何被譽為「人類創造力的經典」?
從平面配置圖看,祂的基地是瘦長形,共有五進量體,水平分布在長約800公尺,寬約400公尺的峭壁上,是經典的吳哥建築風格。從入口開始,長長的走道兩側仍留有一排排林迦(Linga),外觀呈柱狀類似男性生殖器,這符號在印度教寺廟普遍存在,它象徵三大主神之一的濕婆神。據說,是源於生殖崇拜,以抽象形式象徵宇宙運行的純粹本質。
寺塔每一進都設有山門與圍牆,山門的尾角優美地向上翹起,是其設計與構築之特色,表面還有非常繁複精緻的圖案雕刻,而且,每一進山門的圖案皆不一樣,內容卻離不開印度教教義。雖然年久斑剝,部分量體已倒塌,仍能從中體悟其工匠的手藝。也許正因主事國君特別器重,當時的執行者也不敢馬虎,職人精神與創意,令後人望洋興嘆。
柬泰兩國能擁有這顆如佛典所稱的「摩尼寶珠」,豈是世間的珍珠瑪瑙,金銀鑽石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