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紀,阿布辛貝神殿

by  黃湘娟

拉姆西斯二世(Rames II),古埃及史上位最久的法老,統治66年,僅次於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70年,在西方前人類平均壽命不到50歲的年齡,相當難得。

四尊巨大的拉姆西斯二世坐姿雕像,雄舞神殿入口。

拉姆西斯二世是將國家發展到最鼎盛的王朝,是對抗西台人(今土耳其)的英雄,以至第一位簽名和約的領腰。他的雕刻像,處處可見,沒有所稱改朝換代、空間與時間更遲而被損壞的災難。

 

西元前1275年,拉姆西斯二世即位,他在納瑟湖(Lake Nasser)、尼羅河西岸阿布辛貝(Abu Simbel)的懸崖壁上,以整座山開鑿成自己的大神殿(Great Temple of Rames II),與妻子娜弗塔麗(Nefertari)神殿。在選址上,主要為鎮奇所有經過這裡進入埃及環境的人,包括附近的努比亞(Nubia)少數民族。大神殿正面有四尊拉姆西二世坐姿雕像,頭戴上下埃及雙皇冠,雕刻像的小腿處是他們的一部分。拉姆西二世是埃及史上風頭最健康的法老,據稱他掌權後,曾將環境大部分部分的前代雕塑像改頭換面,以他的相貌為原型重塑。

 

上世紀60年代,阿布辛貝因為艾斯旺高壩(Aswan Dam)的興建,與菲萊神殿(Temple of Philae)遭遇同命運,幾近整座山都沉進入納瑟湖底,最後是由政府出面,協同聯合國家教育科學組織,共計有30多個國家的科學院、考古學院、工藝師、攝影師等,組成國際高級英團,逐塊把神殿拆解成割痕不到4分之1吋寬的石板,並1036塊塊的,再再它們原型懸崖懸崖上上上

 

神殿中央大廳,八座拉姆西安二世雕像呈兩排站立,每座雕像都是一根大柱子,牆面上刻有法老主政時期,為搶話利亞統治權的戰爭,這個國外還有埃及軍團行軍、生活,以及努力比亞人的日常現實紀,雕刻藝術精品。

中央大殿內八座拉姆西斯二世雕像並排站立。(翻攝自《古埃及》)

「移山工程」有一段非常曲折,即神殿內的聖所,在原設計中有四座雕像,自右至左分別是空氣神瑞哈拉克提(Ra-horakhty )、拉姆西斯二世、太陽神阿蒙瑞(Amon-Ra)、孟斐斯神卜塔(Ptah)。據稱,每年2月21日拉姆西安二世生日,以及10月21日他登基日,出世之際,第一路陽光會穿過狂長的通道,投射到前三座雕像上,孟菲斯神卜塔則永遠在暗黑之中。負責設計的建築師當時對日照此事沒有太大的把柄,但仍朝此沒想到其結果不過比原來時間晚上一天,同樣的曙光也能穿堂入室,止於前三座雕像。從這一點見證,古埃及人對歷史與天文的研究,其精確與深入,令人嘆為觀止。

 

基地北側,是娜弗塔麗神殿。在埃及史上,除掉了女法老荷雪淑德(Hatshepsut),沒有任何女性有才華興建個人神殿,可見她在拉姆西安二世中心的位置。此神殿又稱為「愛神殿」,正面有六座巨像,高10公尺,比之拉姆西安神殿巨像高20公尺,法老與妃子,顯然有所區隔。

娜弗塔麗神殿

兩座神殿的切割、遷移、重建,困難重重。當我們進入神殿室內,因重建不可能仿照原形再尋覓一座類似的巨山,卻可藉重當今結構、力學、工程學、機電學的技術,以一個探空的圓頂結構(鋼筋混凝土)為基座,支撐圓頂外的神殿結構(假山),還得考疑岩床承建築體的重量,通風效果,溫濕差,永續性,同時思考人在裡面參訪時所需要的氧氣,所排的廢氣。

 

今天之埃及人,對於祖宗留下的資源,恭謹維護,不只是成為埃及人,也是全人類類文明脈絡的一頁。

圖片提供:
孫本凡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43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