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從沼澤到首都之路
by 黃湘娟俄羅斯有兩位了不起的國君:沙皇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和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大帝(Ekatepnha the Great),前者的宏觀與格局,重塑了聖彼得堡;後者讓它發光發熱,名垂千古。兩位大帝,也是促成俄國西化的關鍵人物。
俄國雖然幅員遼闊,有雄偉的山脈,偌大的湖泊和壯觀的河川,卻大多是未曾探索之地。有很多蜿蜒的水道,卻沒有一條運河。無盡的松樹林與樺樹林,阻隔了貿易和交通。當時,土生土長的俄國人約有800萬,有百分之九十五是農奴。世界在千里之遙,知識的傳達非常緩慢。木造的房舍,夏季漫天風沙,冬季四處積水,成人大多活不過40歲。1682年,主政的沙皇駕崩,這就是彼得繼承的王國。
西元1703年,年輕的彼得大帝宣布要在涅瓦河(Neva River)河口、波羅的海附近一片荒涼的沼澤地上打造一座城市時,他的子民認為是一個虛幻的烏托邦夢想。但是,他知道自己一點也不瘋狂。
短短10年之間,聖彼得堡依大帝對歐洲城市的概念漸次建造,納入了教堂、宮殿、大樓、橋樑、宅院等,並以巴洛克式建築爲藍本。西元1723年,聖彼得堡從沼澤華麗轉身,彼得大帝遷都於此。
在大帝的觀念中,世上最美的圖案是直線型和對稱型,故他下令城市整體規劃,都要按照這種形式構築。於是,市內的石板道路與房舍,皆沿著涅瓦河,呈直線和對稱的軸線發展。這種棋盤式佈局,井然大器。可惜,這個城市在歷史的演繹中,卻是「悲情」的。因為20世紀知名的「十月革命」,在此上演。再往上追溯,1941年6月,希特勒大軍封鎖聖彼得堡,雙方軍隊激戰800多天,歷經僵持、飢餓、凍斃、瘟疫等,俄國終於取得保城戰的慘勝,故而「聖彼得堡」,也稱「英雄城市」。這個不斷被更名的城市,曾經稱作「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好像在呼應每個時代所賦予它的革命使命。
建城迄今約300年,除了城市本身保有驚人的和諧感,更因眾多橋樑連接天然河流和運河,有「北方威尼斯」之美譽。除此之外,在彼得大帝的一系列計劃中,「冬宮」的設計建造,也成為俄國珍貴的文化資產。
1725年,彼得大帝過世,俄國開始了一段女人和童子治國的時期。最後,因政變成功,廢黜其夫彼得三世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是讓冬宮發光發熱的主要推手。
「冬宮」,原稱「艾爾米塔斯」(Hermitage),源自法文。它從沙皇行館演變成今天的博物館,其過程相當精采。就量體而言,它是一座巴洛克建築,正面外牆採用綠黃色沙質顏料及白灰色裝飾,成為涅瓦河畔秀麗的風景。冬宮曾經歷烈火燒毀,今天之外貌,已從巴洛克蛻變成古典主義形式。除了量體傲人,它的收藏極豐,與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齊名。這段故事,應從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大帝開始。據說她有兩項嗜好,一是愛時尚,二是愛藝術收藏。她所愛的時尚非常特別,除了服裝、生活用品之外,還包括歐洲宮殿建築中配置的密室,方便她與情夫幽會。至於藝術品,她請駐外的外交官為她尋覓,執政34年,駐法國和荷蘭大使,是她最得力的搜購大臣。
城市之不朽,其實與主導建設它的人之胸襟與器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如果不是彼得大帝的慧見,不會有聖彼得堡。如果不是女沙皇葉卡捷琳娜大帝的狂放與霸氣,她的高瞻與遠矚,冬宮不過就是一座帝王行宮。回味她的狂言:「如果我可以活到200歲,全歐洲都將匍匐在我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