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吳哥文明
by 黃湘娟吳哥王城,一座被世人遺忘的城市。1860年,一位法國自然博物學家亨利.穆歐(Henri Mouhot)為了尋覓稀有植物標本前往柬埔寨,無意中走進一座廢棄的叢林,當他覩見眾多建築群與美麗的石雕佛像,甚至懷疑自己不小心闖入某個神話世界。亨利先生無法閱讀石碑上的梵文,但他擅於繪畫,他畫出這座城市內1000多座寺廟中,最壯麗的數十座,而且相當細膩地標示它們的尺寸,以及雕像的面孔。只是,令他困惑的,這些雄偉莊嚴又風格殊異的寺廟,精美的石刻和浮雕,為甚麼無人眷顧?
1902年,考古學家得到一份約10000字的文字資料,詳實記載吳哥王朝時代人民生活內容。他就是1296年,元朝蒙古皇帝帖木兒汗派往真臘國(今柬埔寨)的外交官周達觀先生,從他的《真臘風土記》文字,得以拼湊出吳哥的部分史料。
周達觀先生的記載提及:「吳哥窟原是構築來取悅印度神。但後來引伸出多種信仰,拾級而上很能感受神聖氛圍。巴戎寺的石牆和華麗的浮雕形成強烈對比。君王不是孤單地被埋葬於此,而是有上千位美女陪伴。」先生是蒙古人,並未察覺那些牆上姿態曼妙的美女,穿戴瓔珞珠寶,正是佛教經典中的「飛天」。
有人稱它柬埔寨(Cambodian or Kampuchea),也有稱它「高棉」(Khmer)。沒有完整的文本記載這個國家的建國史。約西元1-2世紀,東南亞地區出現了一個大國「扶南」(Funan),這扶南國是由印度人和吉蔑族人經過交流、通婚而形成,即今天的高棉人。
直到9世紀初,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802-850)登基,宣布在金邊湖北部建立新都,即吳哥城。其後,蘇利耶跋摩二世(Saryavarman II,1113-1150)建造了「吳哥窟」。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1181-1215),一位滿腹韜略、吳哥王朝最著名的統治者,是首位將國家版圖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君王,也許是見證過太多殺戮,他宣佈改奉大乘佛教為國教,修建「巴戎寺」。經歷5個世紀,以王朝國力投入建設,吳哥終於成為當代寺廟構築最華麗,生活設施最前衛的城市。
吳哥建築包含了9世紀至15世紀的王城遺跡。其中最精華者莫過於「吳哥窟」,(Angkor Wat),也稱「小吳哥」,歷時30多年建成。它是根據事前規劃的藍圖構築,故布局合理,比例和諧。包括台基、迴廊、磴道,以及上方五座蓮花形寺塔,最高處象徵須彌山。由於每一層攀爬到上一層的磴道都更加陡直,甚至有逼近90度的仰角。往上爬必須手腳並用,而且要專心凝神,如此才能體會信仰的力量有多厚重,四周的護城河象徵海洋。量體用砂石砌成,石塊之間無有其他粘合劑,全賴石塊表面形狀的規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結合。
除了建築,吳哥窟的精華還有它們的浮雕與石刻。迴廊、內壁、廊柱、石牆、石基、窗楣、欄杆等,都是精湛的雕刻工藝。內容有戰爭、皇室出行、工藝、農業等生活場景。1000多公尺的迴廊上刻有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被譽為吳哥藝術顛峰之作。
巴戎寺(Bayan)是一座大乘佛教國寺,其浮雕共1200公尺長,中心高台上是一處有49座四面佛塔的塔林。200多張微笑的面孔俯視著巴戎寺與吳哥城,人稱「微笑釋迦佛」或「高棉的微笑」。「四面」在大乘佛教中意指「慈悲喜捨」。此外,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母親而構築的「塔普倫寺」(Ta Prohm Temple),被「絞殺榕」穿堂破肚糾結在一起,令人難以釋懷。
直到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仍然對吳哥建築著迷不已。吳哥王朝傳遞出一個訊息,「皇朝,帝國,不過夢幻泡影。但是,吳哥文明,卻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