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的天堂,帕坦

by  黃湘娟

帕坦皇宮廣場。

石雕,木雕,帕坦(Patan)城內件件精品,匠人的超脫工藝,體現在皇宮廣場的每座寺廟結構上,不論石構築或木構築,其精緻細密的雕刻手法,總令人嘆為觀止。而金工、唐卡,帕坦也是聞名遐邇。

 

帕坦是尼泊爾加德滿都谷地僅次於巴德崗(Bhadgaon)的大城,坐落在巴格馬蒂(Bagmati)河畔,即恆河上游,距離加德滿都南方約8公里,其城鎮建築大多在16-18世紀馬拉王朝時完成。

 

據說,帕坦於建城之初,是被賦予商業貿易的使命,在不斷的交流和商貿關係之外,宗教也隨之傳入帕坦地區。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曾經在帕坦皇宮這一區域的四個角落興建了四座佛塔,使得佛教文化與佛教雕塑工藝成為帕坦地區最得天獨厚的孕育地。也因為阿育王的啟蒙,帕坦的佛寺特別多,被視為古老的佛教城市。且雕塑工藝技術獨到,迄今仍吸引世界各地的佛教文物愛好者來此尋寶。

 

馬拉王朝時代歷任國王中,以希迪.納拉.辛哈.馬拉(Siddhi Nara Simha Malla,1620-1661)特別愛好文學與藝術,其本身就是一位詩人和劇作家。他在帕坦興建了很多寺廟、噴水口、旅館、貯水池等。

 

帕坦的梵文是Lalitpur,意謂「美麗之城」。這裡居民以尼瓦爾族居多。關於尼瓦爾人(Newars),他們其實是南亞尼泊爾族的一支,目前大約有100萬人,大多聚居在加德滿都谷地,尤其帕坦。此民族的來源至今無有定論,有人認為是來自中國西藏,有人認為係由土著居民與外來移民融合而成,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屬滿藏語系與藏緬語系。他們精於鑄工、塑工、雕工、鏤刻、唐卡和佛寺建築等。

 

帕坦城內主要以皇宮廣場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延伸,廣場中間有一條南北走向的道路可作區隔,將皇宮建築與寺廟佛塔分隔於東西兩側,分成西邊的寺廟和東邊的皇宮區。皇宮建築群是帕坦的主要中心點,三座宮院以它為中心整齊地向兩旁延伸。

 

三座皇宮分別是凱夏弗.納拉揚宮(Keshav Narayan Chowk)、慕爾宮(Mul Chowk)、桑達里宮(Sundari Chowk)。凱夏弗、納拉揚宮現為「帕坦博物館」,其量體本身就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正面鑲嵌的眾多木雕窗戶,雕工極為精緻,內部合院式中庭,四周繞著三層的樓閣。穿過中庭院落,後方是一間花園餐廳,據說其前身是皇宮內供戲劇演出活動的場所。至於慕爾宮與桑達里宮,並未對外開放。

皇帝陛下的浴池,四周石雕工藝無懈可擊。

廣場中的克里希納神廟(Krishna Temple),是地標建築。始建於1723年,量體是興建在一層基座上的錫卡拉式(Shikhara Style)八角形石造建築,底層是廊柱,二、三層則是傳統印度涼亭構築,16座涼亭與主塔,構成了多重尖頂的塔亭群,比例勻稱,入口一對石獅,有守護也有裝飾意味,直到今天仍被視為建築設計的經典之作。

左側是克里希納神廟(Krishna Temple)。

廣場北側,有一棟被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尼瓦爾建築,名為Newa Chen Hotel。從建築立面錯綜複雜的木雕窗花、門楣、窗櫺、門板、室內桁架、神龕等,在在表現了這個民族早期的工藝技術。不知道是這個民族肉身特別矮小,或者另有象徵意義?每扇低矮的入口,似乎在無言地要求訪客必須先低頭,再入內,是標示著對主人的尊重與自身的謙遜,或者,這就是尼瓦爾文化?紅磚、木雕,型構了它,且讓它存活了250多年。

 

帕坦,因為執政者的胸襟與器度,吸引了各路手作工藝精英,留下如此龐大的藝術與文物,令人不厭地一而再回頭尋她,千遍萬遍不厭倦。

圖片提供:
黃湘娟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34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