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選片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 楊玉欣:如果我是他,會如何?

by  楊玉欣

這部紀錄片述說一個家庭捐贈遺體,陪伴大體老師完成任務後,回歸大地的過程。猶如片名,在看完紀錄片的當下,內心片刻靜默卻又百感交集,腦海中持續浮現捐贈者家屬的神情,以及受贈的醫學院師生參與和使用遺體的過程,這般鮮為人知的情境,在鏡頭前鋪張成一種巨大的真實感,包裹甚而浸透著觀眾的每一吋肌膚。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我不禁自問:「如果我是他,我會如何?」這個他,時而指拿起鋸子發出巨響地切開遺體的醫學生,時而是年復一年指導遺體解剖的教授,以及完成善後收拾的工作人員,但更多時候指的是家屬,以及捐贈者自己。

 

是怎樣的一個人,願意捐贈自己的遺體?是什麼背景、環境和契機,讓一個人願意去思考和做出這個決定?從「想要」到「做到」,中間一定經歷不少可以轉彎的機會,卻能夠堅持下來走到大體老師的境地,這樣的一個人要有怎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什麼信念讓這一切發生呢?這些問題在我心中縈繞不去,更直截觸碰著內在赤裸的自我靈魂,叩問自己:願意為社會的進步成為大體老師,經歷這一切嗎?

 

 

對照著捐贈當事人,丈夫與兒女的處境難以言喻,支持當事人做出大愛行動的同時,還需要在當事人過世後,持續經歷遺體後續處理與使用的過程,當中的艱辛和衝擊,若無足夠堅強的意念與體認,恐怕難以支撐下去,讓人不得不對著畫面中的家屬虔誠頂禮。縱然透過鏡頭推促著觀眾,瞥見一門超越愛與生死的學問,依舊難以表達家屬所承擔之一二,箇中感受實是神聖、奧秘而深沉的,畢竟,當亡者真能夠遺愛人間,生者的苦卻該如何釋懷?

 

片中另一個讓人深思的角色是「受贈方」,亦即醫學院、教授與醫學生。醫學生在解剖前誦念禱詞,氣氛肅穆,在解剖遺體的過程中偶有笑聲,參雜在各種工具切剖人體的聲音中。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教學現場,這門學問奠基於遺體的挖掘與探索中,讓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撫觸著永恆無息的生命,而後才能有的一種真切的明白。只有極少數的人有機會上這門課,近距離凝視死亡的深意,若因此能夠洗煉自我生命,得以立下宏願救渡天下人,以更多大愛的展現來回報當年向學的恩典,終究不枉捐贈者的心願吧。

 

細細回想片中情境,持續感受著捐贈家庭、受贈方與觀眾端,這三重角色的糾結心緒及不捨,終歸在死亡的課題上,無論它以何種樣貌呈現,無論我們身處怎樣的角色與環境,都在學習著面對和超越。從永恆的角度來看,人的生命短暫渺小,脆弱無常,生死經驗的擺盪,挑戰著每一個生命的韌性,但是人就是能夠在這樣的限度中,透過愛和想望的精神來與永恆接軌。因此,我想每一個人都應該為死亡而準備,因為死亡可能轉瞬到來,毫無準備的生命將錯過契接永恆的機會,也將疏於珍惜活著當下的提醒。

 

 

當一個人認真思考死亡能有什麼意義,幾乎就得碰觸到:死後還能有所貢獻嗎?那麼器官捐贈和遺體捐贈就會是一個重要的生命課題,必須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做出死後的決定。倘若我們能坦然地照見內心,撥散無由的恐懼和不安,探問自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關於死後的思考和決定或許就能澄澈清明,讓死亡不再隱諱,也讓死亡有新的機會與價值,終究還能回應:怎樣的活著,才是真正的活著?

 

點連結聽:

楊玉欣為你朗讀:我不禁自問,如果我是他...

同場加映:

預約善終,楊玉欣推病人自主權利法

購票資訊詳洽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8/5/4-5/13)


LINE@好友限定彩蛋:作家為你朗讀觀後感

圖片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楊玉欣, VisualHunt

楊玉欣

楊玉欣

文章 1

立法院榮譽顧問,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儘管罕見疾病困鎖了身體,卻拘綁不了靈魂;她為弱勢族群代言發聲,從而長出堅韌的翅膀,成為罕病天使。2012年擔任不分區立委,將友善環境、病人自主、生命教育等具哲思高度的議題帶入立法院,要求活著的品質、死亡的尊嚴。她持續思考、實踐,並且始終相信,人間會有一個讓老、弱、病、殘也能喜樂享受的文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