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生活 共玩共學小村子:撐媽媽重返職場,找回自己的房間

by  黃詩茹

「這是我們的室內射箭場,很酷吧!射箭有很多哲學,要練肌肉、練站姿、練心,和帶小孩的哲學非常相通。」高雅雪說,剛開始練箭時,不知道要瞄準哪裡,也不知道拉弓後何時放手,「箭射出去沒有力,是因為捨不得放手。」

高雅雪說,媽媽互助不是幫你帶小孩,而是陪你找回自己。汪正翔 / 攝影

四年前,高雅雪和夥伴在新竹創辦「小村子」(Mama Team Up),以媽媽為主角的互助平台。從自身經驗出發,疼惜媽媽育兒教養的痛點,用共食共玩共學鼓勵媽媽出門交朋友,陪伴她們培養興趣,甚至重回職場,讓當媽的路不再孤單。

 

共養,媽媽才是主角

 

在「小村子」,媽媽才是主角。所有的活動設計都是媽媽先玩,而且讓她們真的覺得好玩。從城市漫遊到農場體驗,在新竹的公園探險,跟著農夫鬆土播種,不需要遙遠車程,也沒有知名景點,媽媽覺得好玩的地方就是秘境。

 

 

「小村子」帶著親子接觸自然,沒有新穎遊具,一切就地取材。打水仗不用買水槍,家裡的噴水器連小小孩都拿得動;放風箏就用尼龍繩綁紅白塑膠袋,孩子也玩得不亦樂乎。「我們沒有很炫的東西,可是很多媽媽覺得視野開闊很多,除了認識在地環境,也發現做事有好多變通的方法。」

 

 

媽媽們在「小村子」重拾玩心,而且都玩真的。包粽子從洗粽葉開始,到農場拿起鐮刀收割,阿公阿嬤一起來,爸爸也成了孩子王。一家一菜,邊吃邊聊,話匣子打開,媽媽就有了伴。

 

「我們的『媽媽互助』不是幫你帶小孩,『小村子』也不是保母平台。互助的第一步是你願意走出來認識人群,在玩的過程中,媽媽的心情就很療癒了。」高雅雪笑說,家裡有的玩具在這裡特別好玩,別人家的飯菜也吃得特別香,「養小孩需要一個村子的力量」,而「小村子」就是她理想中的溫暖人情。

 

媽媽許願:一起玩的朋友

 

「小村子」剛成立時,高雅雪發現媽媽們最大的願望是交朋友。不是網路上的教養專家,也不是班親會認識的同學家長,而是住得不遠,可以一起揪出門玩,聊聊育兒甘苦,甚至週末輪流照看孩子的朋友。

 

高雅雪說:「我們是朋友,小孩有沒有玩在一起或吵架,都不是重要的事。我們一起出去玩,只是順便拎著他們,重點是我們。」養兒育女需要家人神助攻,也需要朋友解憂愁,尤其新竹地區的媽媽,很多都是先生在竹科上班的「偽單親」,人生地不熟,婆家娘家都不在身邊,只能單打獨鬥,這也是「小村子」誕生的原因。

 

 

以活動為媒介,為彼此牽線熟悉,讓媽媽有動力出門,不再只看見孩子。下雨天,讓孩子穿雨衣、撐雨傘,一起玩踩水;去農場玩,掉進水溝也稀鬆平常,「媽媽越來越放得開,玩一玩再換衣服就好了,不會那麼緊繃地煩惱孩子吃多少、幾點睡,關注的焦點變多了,自己也放鬆。」

 

 

活動多在新竹,也有不少人遠從外縣市來參加,沒有交通工具不是問題,總會有人主動詢問共乘。「小村子」成立四年多,聚集一群跨世代的村民,有二十出頭的年輕爸媽,也有帶孫的阿公阿嬤,他們在端午節組龍舟隊,寒暑假組環島團,育兒路上彼此照應,更長出力量相互支援。

 

放手,四寶媽育兒也育己

 

每個媽都有一本育兒經,高雅雪的這本特別厚,她有四個孩子,老大和老四差三歲,中間是一對雙胞胎。老四出生前一週,三個孩子得腸病毒,又吐又拉整天哭,「我以為那是人生巔峰,後來發現才不是呢!生完才知道,那不是三加一的問題。」

 

從台北遷居新竹,隨後就業成家,她也曾嚮往當個完美媽媽。餐餐在家煮,還要烤餅乾,懷老四時還跪著擦地板,「當時每天三、四點起床餵奶,七點出門上班,工作一整天,中間還要擠奶,五點回家開始煮晚餐、洗衣服,幾乎沒辦法睡覺。」

 

等孩子睡了,她只想放空,晚上不是亂轉電視,就是上網購物。直到老四出生,她終於放棄完美,「後來發現我不適合走這個路線,慢慢看清楚自己的無能,承認我做不到,然後把它放掉。」

 

 

後來,高雅雪讓孩子一起下廚,從三、四歲就練習煮麵,現在她只負責冰箱備料,孩子餓了就自己動手。平時家庭出遊都是她和先生想去的山邊海邊,她笑說常常是孩子想回家,爸媽說「再等一下」。

 

決定放棄教職,專心投入「小村子」,家人都很支持,孩子跟著她參加活動,看著她工作的身影,但偶爾還是有話要說。去年,十歲的兒子對她說:「我恨小村子,你不要再去那邊工作了。」她知道孩子不平衡了,自己需要調整,「這是很好的機會跟他們討論,跟他們聊我為什麼要做小村子?為什麼不在學校教書?聊夢想、聊價值,他們聽得懂。」

 

國安議題:媽媽的身心平衡

 

「小村子」成立初期,她帶著媽媽互助的理念出席社會企業和新創團隊的場合,「當我們提出媽媽的痛點,談媽媽身心俱疲,需要關照,所有的人都呆掉,根本沒有人覺得這是一個議題。」

 

社會結構下的母職艱辛、當媽之後信心全失,這些媽媽日常的幽微心情需要有人傾聽。育兒教養的漫漫長路,如果沒有家人支援,只好花錢解決,「媽媽的議題是很重要的,它關乎少子化和高齡化,可是最後問題都回歸私領域,回到媽媽身上,好像是你自己該解決的事情。」

 

 

來到「小村子」的媽媽都有故事,育兒的孤立無援、夫妻相處、婆媳溝通都是不同篇章。有的人要等先生出門才能參加活動,有的人才華洋溢,婚後卻只能待在家裡,也有人面容憔悴,從自我介紹就開始哭。

 

「所以陪伴這些人要很有能量,你知道每個人的故事,有時候很氣,也真的很無力。只能慢慢陪她,如果她能往前一步,都是一個大進步。沒有想的那麼順利,都是往前三步,倒退兩步。」

 

 

高雅雪也觀察到,媽媽們會說希望有人幫忙帶小孩、有五分鐘好好上廁、有一段喝咖啡的時間,但其實不見得知道心裡真正要什麼,「應該要追求有自己的時間空間,讓自己活得像個人,包括社交正常化,身心才會平衡。」

 

媽媽人力媒合,職場上找回自己

 

許多媽媽因為育兒、照顧長輩而離職,多年後想重回職場卻備感艱難。因此,「小村子」舉辦各種「媽媽學」課程,麵包烘焙、美容丙級證照班、經絡鬆筋,讓媽媽培養興趣和技能,還有人因此成為社區大學的講師。

 

同時,組織媽媽人力資料庫,協助「得人資源整合公司」舉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婦出江湖計畫」,由企業提供合適職缺,「小村子」協助媒合,陪伴媽媽從小聯盟開始,把信心和工作能力準備好,有機會挑戰大聯盟。

 

高雅雪說,不同於一般認知高替代性、低階勞動的婦女二度就業,「小村子」更希望幫助高學歷、高資歷的女性發揮專長。短期專案、兼職都是重返職場的熱身,例如有離職二十年的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從擔任志工到應徵約聘,最後轉成正職,「只要走進來,就是你想要改變,接下來我們就是陪你。」

 

 

對媽媽來說,重返職場是站上新的舞台,自我價值更勝於金錢收入。尤其她看到許多媽媽,奮力爬過育兒的泥沼,孩子上學了,卻陷入自我懷疑,「她沒有甘願,沒有找到自我價值的時候,就會覺得我為家庭犧牲一切。所以我們會告訴媽媽,育兒也要育己,要跟著你的孩子一起長大。」

 

 

高雅雪鼓勵媽媽找到興趣專長,有一份自己要忙的事,親子關係會更自在,也讓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把注意力移開,小孩就會長得很好。如果你無時無刻盯著他們,他們就會不如你意,什麼都看不慣,一定會有很多衝突。永遠要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過得好好的,孩子就會學。」

 

育兒和創業都是不容易的生命選擇,「小村子」讓媽媽幫助媽媽,希望當媽也能身心安頓,不再咬牙吞忍。

 

同場加映

日本主婦JOB網站,媒合已婚婦女與企業職缺

生不如死元年,什麼偏見讓現代女性不想當母親?

 

共玩共學,10/31前早鳥優惠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