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沙龍:移人的力量 新住民掌廚,帶著便當來開趴:餐桌上都是一家人

by  黃沛云

一入門,迎著泰國嘉年華的歌曲,來自印尼的主廚黃麗莎正隨樂聲輕輕擺動,垂放身側的雙手含蓄比劃著泰國傳統舞蹈的繁複手勢。醃漬海鮮的味道竄入鼻腔,混雜著香茅、檸檬葉等香料氣息,艷紅的辣椒或片狀或絲狀,點綴眼前的東南亞佳餚。

 

美食,人人都愛,一群無論是喜歡東南亞菜餚或關心移民議題的人,選擇了七夕前一晚、同時也是印尼國慶日這天,和來自印尼、泰國的新住民共享晚餐,聆聽她們的生命故事。

一位參與便當趴的朋友說,看著黃麗莎、楊怡君(左一、左二)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擁抱未知放手一搏,內心被深深觸動。汪正翔 / 攝影

 

我愛你學田市集舉辦的「帶著便當來開趴:印泰媽媽的手路菜」,是非常木蘭與蘆葦女力基金合辦的「共融沙龍:移人的力量」系列活動之一,活動收入全數捐給支持新住民的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Taiwan International Family Association,TIFA)。非常木蘭總監徐開塵表示,台灣社會至今對移民仍區分你、我、他,希望這份距離感透過相互了解、交流,創造出更多元的視野與文化。我愛你學田市集的主人劉昭儀也說,便當趴就是一個愛與分享的活動,這一晚,大家在同一個餐桌上共進晚餐,彼此就是一家人。

 

初來乍到的不熟悉,就讓料理來化解。來自泰國東北部的主廚楊怡君帶來兩組木杵、木缽,大家一起手作涼拌青木瓜絲。南薑、香茅、香蘭葉等新鮮香料旁,是一整盤切好的新鮮青木瓜絲和各式佐料,隨著蒜頭、番茄倒入搗碎,再加點羅望子、魚露,添點糖後拌入木瓜絲,為了避免豐富的食材濺起、四散,巧而帶勁的搗碎翻動是必須。

 

 

參與試做的朋友都在敲擊中笑得好燦爛,撒上碎花生米完成最後點綴後,迫不及待嚐嚐自己的作品和怡君的有何不同。當怡君打開家鄉最特殊的調味料─臭魚醬,本來預期大多數人會被這股道地的「臭」味嚇跑,沒想到在場的朋友不僅能接受,還對加了臭魚醬的泰東北版涼拌青木瓜躍躍欲試,最後一掃而空。楊怡君笑道:「你們竟然都不怕臭!這是我們從小吃到大,吃什麼都要加的。」

 

愛情與祝福,都在便當裡

 

台灣人吃到的泰式料理多為泰國中部的曼谷口味,這次便當趴,怡君特地選了東北部的菜系,泰國東北部的涼拌青木瓜,正是泰國人公認最美味的版本。怡君說,當地6月雨季,7月種稻、10月收割,其他時間雨水少,土地易乾裂,作物難生長,頂多再種些甘蔗。年輕人多半離鄉到曼谷等大城市工作,留在家鄉的僅剩老人、女人、與小孩。

 

每年12月、1月大拜拜,或4月潑水節時,當地人會以酸酸辣辣的涼拌豬肉宴客,燙熟的豬肉拌入新鮮現搗的香料,撒上事先炒過、碾碎、磨成細粉的糯米,增添口感與香氣—這道菜名的泰語發音"Larb”,正是「有福氣」的意思。

 

 

 

 

七夕前一天的便當趴,怡君帶來泰國傳統的竹編便當,分享家族裡的愛情故事。在泰國,做竹編是男人的活兒,女人要懂得織布才算賢慧。她妹夫曾做了兩只竹編便當送給妹妹,將「我愛妳」、「我們倆相親相愛」的情話編成便當盒上的紋樣。怡君來台灣時,跟妹妹要了這兩只盒子,它們就這樣陪伴她二十多年。

晚餐中,有人問怡君泰國東北是否吃蟲,她大方回說:「田裡的蟑螂、螞蟻蛋、蟬蛹、蟋蟀、蚱蜢我們都會燙來吃。」有人好奇、震驚,也有位熟悉泰國文化的瑪麗蓮認為,不同地區的料理反應當地的風土、生活方式,泰東北乾旱、土地貧脊,重酸重辣的調味、食用昆蟲的文化,都是因地制宜而發展出的文化風景。

 

相較泰東北料理以涼拌為主,印尼菜的手續就費時、費工多了。麗莎帶來的炒天貝及炸蛋,都是印尼傳統節慶搭配薑黃飯食用的菜餚,要先炸、再炒,醬料質地濃重、色彩鮮豔,甜、鹹、辣交織的滋味,總讓麗莎想起小時候爸爸買便當回家時,一定向店家多要醬料,讓孩子配飯吃飽。「雖然當時經濟辛苦,吃肉的機會不多,但只記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的快樂,心裡很滿足。」

 

 

印尼料理鹹中帶甜,甜點也靠鹹來提味。餐後甜點斑蘭地瓜糕,用地瓜、糯米、香蘭葉汁揉成麵糰,做成湯圓包覆椰糖,最後再裹上鹽巴、香蘭汁蒸煮過的椰絲,入口的鹹味讓地瓜與椰子的甜味多了份漸層感。這是印尼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吃,就像台灣的雞蛋糕一樣普及。來台灣生活後,想家時,麗莎就會進廚房挽起袖子,專注捏塑一顆一顆小丸子,排解鄉愁。

 

追求幸福,放手一搏的勇氣

 

情人節前夕,當然要聊聊與另一半結連理的故事。怡君與麗莎都是20歲出頭結婚,在當地已經是被催婚的年紀。怡君與表哥在台灣工廠的同事以書信交往後走入婚姻;麗莎則是看見身邊人到台灣後的生活越來越好,便向姑姑做仲介的朋友表達有意願婚姻移民,一下飛機便撞見現在的先生,兩人相談甚歡且覺得彼此幽默風趣,看對眼後便提親、結婚。

 

 

 

這段往事,兩人輕描淡寫三分鐘就講完,但可以想見,要前往完全陌生的土地上長期生活、落地生根,需要多大的決心和勇氣!瑪莉蓮說,看著她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擁抱未知放手一搏,內心被深深觸動。

 

回頭想想,若是自己,面對全新的語言、環境、生活方式,是否也能如她們這般敞開心胸,在異地透過舞蹈、美食分享自己的家鄉?從擔心帶來的料理與故事不受好評,到因為眾人的好奇回應而開心展現自己,怡君、麗莎展現一種單純的真誠。沒有敞開、接納,哪來交流與分享?敵對與防禦,只會消磨熱情並擴大恐懼,阻礙了多元觀點與視野,她們的勇氣感染了現場眾人,讓我們更有勇氣面對未知旅程。

 

 

同場加映

與移工、新二代的咖啡時光:對話開始了

想起第一次離家的心情:找回自己的身體練習

每周三的約定:TIFA與爺奶的公園跳舞時光

菲臺混血導演,從格格不入到驚豔坎城影展

我愛你學田市集,名人作伙做便當

「移人的力量」系列文章由非常木蘭與蘆葦女力基金共同合作

圖片提供:
汪正翔

黃沛云

黃沛云

文章 7

學生時期喜愛用雙輪、雙腳上山下海,穿梭大自然;畢業後期待用採訪、寫稿探索自我。而後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所尋找、遊歷的,早已是自己所熱愛的天地。在山林、田地間找到心靈平靜的喜樂;在言談、書寫中反思生命的價值。希冀在短暫旅居生涯中,多為農地、環境傳遞一份訊息、一份和諧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