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的時光 當兩廳院志工遇上書店店長:期待有一天,邀許芳宜來段「書店的跳舞時光」
by 黃詩茹走進「藝風巷」,光線從老屋窗稜間灑落,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咖啡館的跳舞時光」即將登場。開演前,「與藝術家喝咖啡」的主角-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與國家兩廳院前台志工邱思慎正聊著許芳宜的《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蔡瑞珊正在籌備年底即將出版的新書,構思書名時就對許芳宜的生命態度印象深刻;而在劇場服務二十年的邱思慎正是許芳宜的頭號粉絲。在他看來,勇闖國際舞台的許芳宜和走出舒適圈創辦青鳥的蔡瑞珊都是這個時代的「大女子」。
從書店到劇場,與「空間」密不可分的兩人先聊起場所精神,「書店和表演藝術在做類似的事,分別用一靜一動的方式傳達相同意念。」從閱樂到青鳥,蔡瑞珊以內容精緻的策展為「書媒體」打響名號。走進藝風巷,她先觀察這樣的空間如何符合舞蹈的可行性。「書店如果有舞蹈是很讓人感動的」,讓不同性質的空間都能發揮劇場功能,就能讓藝術觸及更多人。
「舞迷」不足以形容邱思慎對舞蹈的熱愛,他私底下也是追著演出跑的「舞癡」,哪位舞者跳過什麼作品都能如數家珍,包括即將上場的「小事製作」。「他們太習慣在不同空間跳舞了。」小事製作在天橋下舉辦Monday School,他也到過現場,就是為了一睹從荷蘭舞蹈劇場回來的舞者吳孟珂。
蔡瑞珊好奇如此熱愛舞蹈的人,會想去學舞嗎?邱思慎想了一會兒,倒提起最近上映的《曼菲》。許多人對現代舞保持距離,怕看不懂,「我從曼菲身上學到欣賞舞蹈的心態,不要自我設限,也不用一本正經。她實現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我受益匪淺。」或許如此,他對現代舞的關注從羅曼菲到許芳宜,也延續到余彥芳、周書毅、葉名樺等新一代舞蹈工作者。
咖啡館響起迷人歌聲,舞者們圍著桌子快速挪動玻璃杯的畫面,讓邱思慎想起數年前由北藝大舞蹈系重建德國編舞家科特・尤斯的經典舞作《綠桌》。「當時我正在準備研究所考試,閉關太痛苦,但我還是想看舞,正好是那段時間看了《綠桌》,對它的反戰精神印象深刻。」音樂終了,舞者如隔壁桌的客人轉身離場,咖啡館的氣氛瞬間恢復如常。
「演出讓整個空間變成一個主題,你可以感覺到觀眾既緊張又期待,根本不知道時間過了多久。而且舞者的氣質真的都不太一樣!」演出前,蔡瑞珊觀察四周,猜測哪些人是即將演出的舞者。「剛才唱歌的是乃璇,戴著美麗耳墜的是素蓮。」邱思慎邊介紹邊笑自己少了一般觀眾的樂趣,「我都知道誰是舞者,知道哪裡有動靜要發生。」
從媒體圈轉戰獨立書店,如何製造議題與觀眾的連結,蔡瑞珊早已得心應手。「舞蹈作為主題,也能分為可預期性和不可預期性。如果邀請許芳宜來講座,我大概能掌握她會談的主題,事先了解她的脈絡;但如果今天請許芳宜表演一段舞蹈,那個無法預知的驚喜會讓觀眾更期待。」
這讓邱思慎想起不久前北美館的《社交場》,藝術與表演共生交集,空間、表演者、觀眾融為一體,高度流動性與即興成分,卻沒有人能看到演出全貌。「咖啡館也是一個社交場,舞蹈融入生活是理想狀態,現代舞是台灣的強項,今天就是具體而微的示範。」
極具特色卻生存不易的獨立書店,以及優秀卻辛苦的舞蹈工作者,如何讓兩者的未來更有開創性?
台灣目前有兩百間獨立書店,蔡瑞珊觀察目前仍以講座和音樂的形式為主,「去年底,陳綺貞到屏東小陽日栽書店開演唱會,已經出現比較大膽的嘗試。」她期待未來和表演藝術產生更多交集,並透過選書讓演出更具延伸性。「林素蓮去年發表《福吉三街》,讓素人舞者登台演出,他們的親友就可能因此接觸到舞蹈。」邱思慎也樂見年輕舞者多元的推廣方式,有自覺地試圖打破現代舞難懂的魔咒。
話題回到《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兩人都同意這個概念象徵一股時代精神。「這個『我』可以代換成台灣,代換成任何一家獨立書店,甚至任何一位女性。」蔡瑞珊也認為「咖啡館的跳舞時光」是一個開始,期待未來會出現「書店的跳舞時光」。
對談接近尾聲,愛書的人與愛舞的人有意想不到的交集,正如獨立書店和現代舞都是台灣無可取代的最美風景。(同場加映:青鳥書店,用書點燃思考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