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生活 當她們認真編織,一條零化學藥劑、日月精華超標的香蕉絲圍巾
by 游婉琪除了香蕉果實、香蕉絲,噶瑪蘭族也取香蕉葉包食物,絲毫不浪費上天的賜予。
鬱鬱蔥蔥的香蕉樹,不僅孕育出甜美可口的香蕉,物質匱乏的年代,噶瑪蘭族祖先取其莖,抽絲曬乾成編織素材,造就了全台唯一的香蕉絲編織文化。這項獨特技藝在失傳半個多世紀後,於花蓮新社部落重獲新生。纖維藝術家陳淑燕表示,放眼全球,同樣具有香蕉絲工藝的民族,就取用品種及處理方法來看,新社都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新社香蕉絲工坊經理潘靜英回憶,早年原住民習慣以苧麻織布,但常苦於資源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發現香蕉莖經過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等繁複程序後,可以取代苧麻,成為編織的素材之一。由於香蕉絲的處理比苧麻更繁複耗時,能穿上香蕉絲衣料的,通常是部落裡有一定身分地位的長者,藉此彰顯其德高望重。
能吃還能穿,高CP值的新社芭娜娜
交通發達後,傳統部落歷經現代化便利的洗禮,香蕉絲編織技藝卻因此一度被族人遺棄。直到2005年的噶瑪蘭族復名運動浪潮,傳承中斷6、70年的「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再度被重視,成為花蓮縣文化局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所認定的縣定文化資產。
然而,當部落祭司想復興香蕉絲編織技藝,才發現已經找不到能完整掌握織布程序的婦人。大家只好找來年長的阿嬤,回想小時候阿嬤的阿嬤是如何取香蕉絲織布的?如拼圖般慢慢拼湊出完整步驟,一塊一塊找回老祖先的智慧。(推薦你:太魯閣織娘,讓老布織紋重獲新生)
為了讓香蕉絲的取得更穩定,工坊先從選地種植「北蕉」開始。潘靜英表示,為了讓香蕉樹長出又肥又大的果實,一般會在土地上施肥;用來織布的香蕉樹,卻必須放任其自然生長,吸收日月精華,不噴灑任何化學藥劑,才能維持香蕉絲的纖維韌度,不易在抽絲、捻線、編織的過程中斷裂。
正因如此,這些北蕉樹所孕育的果實,不像市售香蕉又肥又大一整串,吃進肚子裡,卻是對人體、土地都無害的甜美滋味。除了香蕉果實、香蕉絲,族人還會取香蕉葉包裹食物,一整片的香蕉林,從頭到腳絲毫不浪費上天的賜予。(推薦你:米糠做保養品,讓肌膚與環境不再過敏)
噶瑪蘭的智慧,獨步台灣更獨步全球
有了香蕉樹之後,下一步需要的是穩定且充足的人力。潘靜英說,起初工坊希望把工作機會優先留給部落裡的單親媽媽或低收入戶,一來由噶瑪蘭族人肩負起傳承文化的任務,二來照顧部落裡的弱勢族群。
無奈香蕉莖砍下後,得先刮成絲曬乾後浸泡,再撈起來重複曬乾,一旦天氣不好,就得中斷製作。曬乾後的絲線,得用手工分成粗細程度相當的線,去除分叉,再捲成織布用的線團。有時光是準備絲線,就得耗費兩到三個月,遑論後續的整經上架、將絲線織成美麗花布。
「在這裡,常常一整天過去,好像沒做多少事。」提起高度勞力密集的製作過程,潘靜英苦笑不已。為了增加花色變化,族人利用福木、檳榔等天然植物為染劑,較不易吸收染劑的香蕉絲,比起一般染布,得多花5倍以上的時間吃色。
正因如此,工坊培養一名熟習織布的族人至少需要半年,然而許多人興趣不夠、耐性不足,來不到幾個月就跑了,真正能通過重重關卡留下來的比例不高,讓人力成為工坊初期最大的考驗。到後來,只要對香蕉絲編織技藝有興趣的民眾,即使不是噶瑪蘭族後裔,工坊依舊歡迎。
香蕉絲怎麼織,不能只有阿嬤知
傍晚時分,不畏寒風冷冽,兩名年過八旬的部落阿嬤正坐在戶外整理香蕉絲線。聽力已經明顯退化的阿嬤,視力卻依舊清晰,手腳利索地從一捆捆絲線中挑出過粗的香蕉絲理成細線、減去過多的分支。常常從白天一路忙到天黑,阿嬤仍甘之如飴。
潘靜英表示,部落工作機會少,青年大多選擇到外地打拚,新社香蕉絲工坊存在的目的,除了傳承祖先文化,更希望帶動觀光人潮,讓族人回到家鄉也能有穩定收入。多年努力下,香蕉絲工坊逐漸打響名氣,除了國內旅客,不時還有日本、中國大陸遊客造訪。「我很希望年輕人能回來,發揮這個世代擅長的網路溝通與行銷能力,讓更多人認識噶瑪蘭族獨有的香蕉絲文化。」
為了讓香蕉絲的應用更生活,每年暑假,工坊定期請來講師,協助族人開發商品,讓一匹匹香蕉絲布化作手工布包、證件票夾、夏天遮蔭的帽子、冬天保暖的圍巾。去年開始,還有大學相關科系學生到部落實習,年輕學子的創意與活力,不僅替部落注入新生,也協助工坊解決接待外國遊客時的語言問題。(推薦你:羊毛氈藝術家環島,向原住民學天然素材編織)
有一種價值,無法化約成數字
香蕉絲製品耗時費工,售價自然較高,時常引來顧客質疑:同樣是原民風手工藝品,外觀差異不大,為什麼使用香蕉絲的商品就要價不菲?連負責生產的族人自己都捨不得用。
拿出一頂香蕉絲編成的帽子,潘靜英溫柔撫摸著堅韌的絲線說:「早年族人上山採集打獵,都會背著香蕉絲編成的袋子,常常用了幾十年還沒壞。」純手工製作的香蕉絲織品,取自於大自然的賜予,由阿嬤的巧手耐心編織而成,代表的意義絕非僅止於帳面上的數字如此簡單。
那些質疑價格太貴的消費者,聽過工坊人員解說、親自體驗製作過程後,往往恍然大悟,理解香蕉絲製品的誕生有多不容易。工坊在產品設計上,也會適時混搭一般布料與香蕉絲,節省人力成本,並讓價格更親民些。
對越來越注重環保價值的民眾來說,香蕉絲不僅是噶瑪蘭族的特有文化,巧妙、充分利用自然素材的精神,更是工業化時代下凡事講求快速的人們,更應和阿嬤一起蹲下腳步放慢速度,向台灣這片土地上早年先民智慧謙卑學習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