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誌》販售員群像 關於生命、死亡與狗的故事──澳洲《Big Issue》販售員 Mariann 自述
當死神來敲門時,墨爾本的《Big Issue》雜誌販售員MariannB從一位圖書館員和一隻名叫Kevin的拉布拉多犬那裡得到了寶貴的建議。
那是那種令人無力的一天之一。我試圖振作起來,便去救世軍(Salvation Army)喝了一杯咖啡。咖啡的苦澀讓人難以入口,因為我懶得加糖,而生活本身也充滿苦澀。
我即將面對一場重大手術,而且生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本沒有時間向我愛的人道謝,也來不及說再見。手術定於下週一早上六點進行。
就在這時,我注意到對桌坐著一位女士和她的導盲犬。那是一隻氣宇軒昂的黑色拉布拉多犬。我幾乎可以發誓,那隻狗似乎為我感到難過。牠那雙柔軟的棕色眼睛流露出滿滿的同情。牠的眼神彷彿在說:「我知道,我知道,生活糟透了。不過別擔心,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天啊,現在我居然在揣測一隻狗的想法。這可能是瘋狂的第一個徵兆吧。一邊啜飲著咖啡,我感覺到那隻拉布拉多用牠的爪子輕輕碰了碰我的腳。
牠似乎想讓我與牠的主人交流,我感覺到了。我無法忽視牠,因為牠用執著的目光緊緊盯著我。「快跟她說話吧,」牠無聲地懇求著。「好吧,好吧,」我在心裡回應。「那就試試看。」
我先介紹了自己,接著說:「你的狗真是可愛極了。」
「謝謝,牠叫Kevin。」那位女士微笑著回答。「我一直希望有人能主動過來,方便請你幫我找一位工作人員過來嗎?我需要幫助。」
Kevin以牠安靜的方式表示認同,似乎在說:「以人類來說,你算挺聰明的。」我真想對牠嘶聲說:「Kevin,你可真好命,有個安全的家,還有一份工作。」Kevin聽了,點點頭,尾巴開始用力地搖擺起來。
或許我應該改變一下態度,我暗自思忖,學學Kevin的樣子。
這可不是鬆懈的時候!死神正以驚人的速度步步緊逼,我得保持領先一步才行。
我下定決心要找到應對生活的秘訣,無論付出什麼代價。別人都能在困難中撐下去而不崩潰,也許書本能振奮我的精神,甚至拯救我?
當我向圖書館員尋求關於「如何活下去」的建議時,她似乎有些驚訝。「我該去哪裡找到保護自己的正確訊息?」
我問道。「生活讓我傷痕累累,像是失去了皮膚,赤裸裸地暴露著。」
「很多人發現佛教很有幫助,」她說。「它能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我學到了關於不執著的概念:不再緊抓某個情境、物品或人,認為這個東西就能讓我快樂。但就我的經驗來看,你無法對所有事物都保持距離。如果你是個作家,那麼試著遠離文字吧,祝你好運。文字會追著你,還帶上一群朋友一同來。它們像魔鬼氈一樣黏住你,讓你整夜無法入睡,非要你將它們編織成故事不可。
佛教還教導我們,沒有絕對的客觀現實。我們總是為事物、事件和他人賦予自己的解釋。這是個好消息!能夠重新詮釋事物的能力讓人變得強大。
這讓我開始思考。我的朋友Max在一些人眼中是個性格超棒的人,他從不妥協於自己的原則。而在另一些人眼裡,他卻是個死板的傢伙。Max很清楚自己有爭議的形象,但他並不在意。他選擇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有高尚品格的人,而這讓他感到快樂。
事物的真相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或許,憑藉一點想像力,我們能把一個怪物轉化成一隻溫馴的貓咪?
為了驗證我的假設,我決定超越自己的處境,把死神丟到一邊去!他沒有權利來恐嚇我。一切事物的意義,應該由我來賦予。
那年一月的某個星期一,接近80歲的我接受了開心手術。外科醫生更換了一個心臟瓣膜,並修復了另一個。
心臟有著其他器官無法比擬的神秘感。它被認為是極其敏感的地方,是情感、柔情與愛的象徵。據說,心碎甚至能奪人性命。潛台詞似乎是:「別輕易冒犯它!太脆弱了!」但這些都是胡扯。客觀來說,心臟只是一塊肌肉,一塊被過度讚美的肌肉。而正是這個定義,讓我度過了人生的艱難時刻。
手術已經過去11個月了,每一天對我來說都像是額外的禮物。顯然,我是無堅不摧的。這個世界看起來比以往更加鮮活,充滿了可能性。一切都取決於詮釋。記住,別輕易相信那些表面上威脅你的東西。重新詮釋,重新詮釋,再重新詮釋!
文 Mariann B|The Big Issue Australia/ INSP.ngo 提供
插畫 Daniel Gray-Barnett
本文同步刊登於大誌雜誌2024年3月號第178期
▍The Big Issue 大誌雜誌
成立於英國倫敦,是一本透過無家者及社會弱勢族群為販售通路的雜誌。2021年大誌推出「疫情期訂閱方案」,將線上訂閱款項,依照刊物售價一半為販售員收入之模式,撥款給全台各地的販售員,希冀販售員及街報組織都能夠藉此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 https://zecz.ec/3u1Ol5M
▍雜誌販售點查詢連結 ▶ http://sc.piee.pw/P7G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