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生活 投入青春,養一種生活環境:無包裝商店的理念連鎖

by  陳苓云
「蚯蚓的聲音像女生,高高細細;蟾蜍的頻率跟我很像,比較低沉;貓的頻率如果是微風,松鼠就是一陣很快的風,自顧自說個不停,沒有要聽別人說。」

溫暖濕潤的發酵香氣,瀰漫在台南深巷這處民宅。張又藺編織著麵團,伴著隱隱的吉他聲,描述她曾「聽」到的動物訊息,像個詩人。「每個人都感受得到啦,這不是懸疑片。只是若生活太快,就沒時間靜下來聽。」

 

 

她一盤一盤烤著一周份量的自家酵母純植物麵包,除了自己吃,也開放預訂。但自取必須自備容器帶走,宅配包材則使用大賣場回收紙箱。「我才剛開放宅配,還在試。麵包要密封才能保鮮,我用烘焙紙、麻繩。如果必須包裝,就盡量用天然材質。」

 

 

不時有人推開大門,穿過前院,經過客廳一整面鯨與海的壁畫,走進廚房,放下一大袋各式各樣的容器,告訴張又藺需要多少克的麵粉、椰糖,幾毫升的初榨橄欖油、家用清潔劑。

 

 

客廳層架上,除了書,陳列著10幾個玻璃容器,裡面的各式草本手工皂、洗衣洗潔劑、驅蟲液、毛孩清潔皂,純可可粉、手工海鹽、椰花蜜糖、長濱味噌、葡萄籽油、初榨橄欖油、冷壓椰子油,都是張又藺的日常用品,「只是除了我們自己需要的分量,再多買一些,分享給需要的人。」

 

除了貨幣,也可以物換物,或者換工,只要雙方合意。張又藺說:「這裡提供交換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生活。」

 

能交換的品項不多,因為真正會用到的只有幾種,生活的選項並不需要太複雜。

 

這裡,是青春交換所

 

 

啟蒙:在大海面前羞愧

 

張又藺是屏東的孩子,出社會前不曾意識到環境問題。「屏東好山好水,很難想像為什麼要淨灘?」相較之下,南部藝文生活的匱乏更讓她有感。6年前,就讀屏東教育大學大四那年,她跟著男友劉棕予的熱音社聯演,巡迴校園辦市集,希望營造一種參與的環境,讓在地喜歡創作的學生透過擺攤,跨出分享作品的第一步;又發起小草大樹野地學校,媒合「想要分享專長」、「願意分享空間」、「有想學的事」的人,讓學習主動、流動地發生。

對張又藺和劉棕予(右至左)來說,青春交換所是個實驗場,試驗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如何成為一種生存的選項。林彥廷 / 攝影

因為小草大樹而認識的創作者,張又藺發現:他們都很在意環境議題。畢業後上台北工作,老闆想辦淨灘活動,請張又藺去淡水沙崙海水浴場場勘。她懷著「幹嘛連淨灘都要辦成活動啊?」的心情到了沙崙。她嚇到了,傻站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超丟臉的,我怎麼是人?」

 

從那次開始,她才真正意識到垃圾這件事。她拍下海的樣子傳給劉棕予,「以前去海邊,眼裡只有海跟沙,直接忽略垃圾。那次之後,我們去海邊,第一件事就是撿垃圾。」

 

 

那段時間他們大量的看環境紀錄片,想理解這些垃圾怎麼回事?發現以德國為起點,「無包裝商店」在歐洲蔚為風潮,但台灣相關的討論實踐並不多。當張又藺決定辭職、到台南生活,租個空間做兩人想做的事,以青春交換想要的未來,便試著實驗無包裝商店的可能。沒想到,過去辦市集認識的友善環境家用清潔手作者,聽到他們堅持進貨時以回收容器盛裝、販售時不提供包裝,都是精神上支持,行動上觀望。「大家覺得這很好,可是怎麼做?」

 

後來合作的廠商是全新一批人,跟青春交換所一樣,都在草創階段。「要嘛找成熟事業體,有餘力跟你玩新模式,不然就要找新創,為了客源,才願意改變。」

 

 

雖然只有幾個家用清潔品牌願意支持,張又藺覺得:「就做啊!又沒規定要多少品項才能開一家店。」做了後,自然會遇到各種擔心。有幾次,廠商寄來的清潔品,在盛裝的回收容器外,又包了好幾層塑膠袋。一問之下,原來貨運公司理貨時常直接用丟的,液體容易滲漏,若汙染別人的貨品,廠商必須賠償。「不能換一家嗎?」張又藺問。但別家運費比較貴?「沒關係,你換,運費我們負擔。」

 

面對擔心,張又藺就是持續扮演解決問題的一方。她相信找出對方覺得可行的解方,把新方式傳出去,舊模式就可能改變。

 

錢的掙扎,青春的迷惘

 

青春交換所2014年底成立時,張又藺跟劉棕予對無塑的堅持超瘋狂,只要有塑膠就不用。但漸漸發現,雖然客人很讚嘆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會帶新朋友再訪,都變熟客了,仍然常常拿著一次性吸管、拋棄式飲料杯晃進店裡。「是不是我們太極端,反而讓人難以跟進?」

 

客人改變了兩人的思考方式:大多數人生活忙碌,哪有時間跑好幾家店找友善環境的生活用品?倡導什麼該用、什麼不該用之外,更應該找出好的選項,普及到更多人的生活,尤其是家用必備品。

 

「不一定要跟我們買」,有些人覺得青春交換所跟其他無包裝商店是同業,但對張又藺來說,「大家是在養一種生活環境,不是眼前的商業利益。」

 

不過,若客人忘了自備容器,張又藺傾向請他們下次再來買,儘管這樣會放掉許多一次性客人。「我開店的初衷就是無包裝,如果讓消費者覺得忘了自備也沒關係,那回到生活,很多事也會變得沒關係。」

 

 

她很相信:投入的第一筆資源是什麼,事情就會隨之而轉。「如果我是借一筆錢,開一間有規模的店,那就會隨著錢流運轉;但我投入的第一件事是理念,只要落實,接著就是實踐。所以我不擔心錢。錢當然可以賺很快,但若不追求多,慢慢來,錢還是會進來。」

 

有人會問,開店不需要資金嗎?張又藺跟劉棕予的起步,是找到房子、付了租金就開始。青春交換所5年,搬過幾次家,都是自己裝潢;所謂的「無包裝商店」,一直都是深巷民宅裡一處小小的牆面。「所以我理解時間就是金錢。可能因為我時間很多,沒那麼多錢;但如果我錢很多,可能沒那麼多時間。」

 

 

關於錢的掙扎,「青春」當然迷惘過。開店第一年劉棕予曾去吉他工廠工作,因為擔心錢的未知,也會參考別人一個月應該賺多少?「但我們根本不知道其實一個月需要多少錢就夠了。」

 

每次張又藺跟劉棕予賺到一筆錢,就會遇到必須花錢的狀況,可能是冷氣壞了,可能是貓生病,所以一直沒存款。後來她想通了,如果來這星球的目的是賺錢,那他們一定會很有錢,也會負債,在金錢的流動裡循環。既然不是,就毋須活在對錢的焦慮裡,只要花對地方,錢會再進來。「我媽說我瘋了,這樣看錢。」

 

學會取捨,從青春長大

 

青春交換所的無包裝商店雖然小,卻以理念連鎖的方式,從2016年開始,在台南、台中、屏東陸續有了4個據點。

 

理念連鎖的空間都有自己的主業,同在台南的「planett星球實驗創作空間」是設計工作者的共同工作空間,台中「禾豐田食」是老屋裡的旬食餐廳、「太陽慢慢走」是動物友善民宿,今年3月加入連鎖的屏東潮州「一口田」,則是張又藺爸媽開的書店。不同空間裡的無包裝商店像一面連儂牆,標示著與環境共好的共同理念。當客人自備容器上門,媽媽還特別打給張又藺:「真的有人來買耶!」

 

 

談到爸媽主動要做無包裝,張又藺露出微妙的表情。「青春交換所5年,爸媽來店裡的次數…5次不知道有沒有。他們很不理解,覺得你愛地球做環保,也要過像人的生活。」

 

像一般人一樣,找個可歸屬特定領域的的類型化工作,而不是又做無包裝,又做純植物料理、吉他教學、淨灘、剩食共食、辦音樂祭、泥染布衣、職人分享、開放式課程…讓人如此難以定義?「可是,那個定義就是生活啊。你要怎麼定義生活?」張又藺反問。

 

 

對張又藺來說,青春交換所是個實驗場,試驗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可以如何成為一種生存的選項?成熟的就獨立出去,成為另一個品牌繼續長大,就像純植物料理長成「娜野蔬院」,吉他教學長成「耳朵馬夫」,共食長成「蔬生計畫」,泥染布衣長成「賣給傻子」,收市場剩食與淨灘則在2017年從屏東大休息回來後,回歸到生活裡的選擇。

 

為什麼休息?「會累啊」,張又藺說,尤其是剩食與淨灘帶來的無力感。

 

有段時間,兩人定期去市場收攤販將丟棄的食材,回青春交換所料理;到安平港南側的漁光島淨灘,記錄海洋廢棄物數量。海廢監測的算法,不管大小都叫「一」,一大塊保麗龍算「一」, 多少保麗龍碎屑就算多少個「一」,張又藺說,每次清保麗龍都是一千起跳,吸管也是一、兩百起跳,沒開玩笑。

 

「如果是偶爾跟著淨灘、收剩食,會很有成就感、充滿正能量;但我們持續一兩年做下來,看到剩食、垃圾量都沒改善,會沮喪。尤其若政策沒安排好配套,就把大量人潮帶進海邊…很氣,很傷心。」

 

現在,張又藺覺得做好前端的回收分類,少用少買,就是最好的淨灘;雖然不去市場收剩食,但她日常買菜會優先選擇即期品,「不是友善農法也沒關係,因為它就要被丟掉了。」

 

 

理念連鎖,共好連儂牆

 

所有從「青春」長出的品牌,「無包裝商店」是收入最少的一塊。既然如此,他們乾脆以「小草大樹」名義成立非營利組織,將無包裝商店的收入存為環境教育基金。

 

今年夏天,4場「厝內野餐」派對巡迴「青春交換所」、「planett星球」、「禾豐田食」、「太陽慢慢走」,張又藺提供純植物點心,劉棕予與朋友音樂表演,參與者可自備「無垃圾類」小食共享,一次性飲料杯品不得入場,無包裝商店以連儂牆的姿態,成為派對風景的一部分。未來,理念連鎖店家舉辦這類活動,環境教育基金便可以是經費來源。

 

 

 

如何加入理念連鎖?越來越多的詢問,讓張又藺陸續開了3場招募說明會,但沒有因此找到對的夥伴。有人已經租了店面希望加入連鎖,但她不希望這樣。「我希望你用過我們的東西,也會想要用在你的生活中,再來討論。因為你在賣的就是這些呀。」

 

張又藺希望連鎖夥伴的開店心態跟她一樣:把這些品項當成買給自己用的,才不會有成本壓力,沒有客人的時候不會因為錢焦慮,無包裝商店的本質才不會改變。「因為它不是讓你拿來賺錢的。」

 

開店的本質、金錢的本質、學習的本質…張又藺在言談中,很常強調本質的思考。回溯源頭,她說:「應該是我爸。」小時候上下學,聊外星、聊哲學,爸爸都會認真回答她。然而,做「小草大樹」時,最生氣的人也是爸爸,「他很生氣的問:你做這件事對社會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就此種在張又藺心裡。每實驗一個新的項目,她便會自問這個問題:「開店不只是開店,料理不只是料理,更深層的那個東西,我應該先想通。」

 

復育連結,聽野地說話

 

無包裝商店的理念連鎖,從台南、台中連回屏東潮州,在張又藺從小長大的土地上也扎了根。這塊家族的土地,只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有建設,其餘都是野地。

 

看著閒置的空間,張又藺有了復育的想像:如果找退休長輩來,帶幼兒園的孩子種菜;長輩有發揮的機會,小朋友的午餐可以吃自己種的菜;學校日時,平日忙於上班、與土地連結最弱的家長,不再是坐在教室看孩子上課,而是由孩子帶到菜園,為爸媽上一堂野地的課。

 

 

種菜不只是食農教育。種菜一定會遇見蟲子,甚至蛇、老鼠。此時,我們可以教孩子什麼?與土地疏遠的我們,直覺可能是打、噴藥、消滅,但是殺了牠,不會有下一個牠嗎?在野地的情境裡,不同世代能不能彼此陪伴,重新學習如何與不同生命共存,打破互相恐懼、暴力相待的循環?

 

這不是一件今天想像,明天就會發生的事。如何開始,張又藺打算聽聽野地的建議。

 

「每個月一次,去野地待著。野餐也好,待著就會有想法,土地會告訴你一些訊息。」

 

讓生活夠慢,靜靜的聽,思考每一個丟進來的訊息。從小草大樹以來,張又藺一直都是這樣。

 

 

同場加映

寧願貸款也要堅持「不塑」:「飛魚食染」鹽滷豆花

Be a BetterMan,用蔬食Pizza投友善小農與動物一票

 

共玩共學

共學共食,10/31前報名享早鳥優惠

圖片提供:
林彥廷

陳苓云

陳苓云

文章 38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