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選片 當女兒成為母親——專訪林世菁《瑪麗快跑》:當媽媽,原來是一件這麼好的事情

by  李姿穎 Abby Lee
幸福不一定是一直追求某個東西,而是在某個剛好的速度的,你跟它同步。這也很像打球,亂揮是打不到的。

採訪林世菁導演的畫外音,是一個五個月大嬰兒的哭聲。

 

三十歲那年,她才回來台灣,決定寫劇本。在那之前,林世菁一直待在工業設計領域,跑了好多國家,看到世界的樣子。

《瑪麗快跑》|2023|25分鐘|導演林世菁 LIN Shih-Ching,就讀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為金馬電影學院第十屆學員。

「但是,我國小就在寫劇本了。」她讀《三國演義》,自己在稿紙上寫二創,那是一個個奇幻穿越的故事,創造故事的本能,原來很早就開始了。

 

看向現在林世菁的編導作品,懷抱創傷痛的《像魚一樣》、走進女性生命的《阿嬤的秘密》、敘寫移工一日的《瑪麗快跑》⋯⋯,取代奇幻色彩的是社會寫實。或許,那是因為林世菁對於「尚未有答案」的事情比較感興趣。

 

《瑪麗快跑》:普世下的缺席母親

 

入圍今年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的《瑪麗快跑》以主角瑪麗的奔跑為啟程和收尾,展開移工一日的奔波——瑪麗在他人家庭扮演「母職」,卻把自己的孩子丟在姊姊家而受孩子怨懟,同時面臨雇主家庭中青少女敬美的墮胎選擇。

 

生命困境與生命困境的碰撞,讓語言無法溝通的兩者,跨越族群與階級,嘗試理解彼此。

《瑪麗快跑》|2023|25分鐘|導演林世菁 LIN Shih-Ching 說:這是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也是關於女兒的故事。 怎麼樣才是一個好母親呢?在製作這部短片的過程中,這是我一直不斷思考的事,我想瑪麗只是不斷地在奔跑朝往成為一個好母親目標而去,就像所有的母親一樣。/劇照。

林世菁最初因受顧玉玲《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啟發而起筆寫劇本,「看完那本書,也回溯到我 2014 年在越南工作時遇到了排華事件,這讓我對於『在國外工作的人』這個身份更有共感。」由於早期工作在多國居住,林世菁擅長觀察他者,深入他者生命經驗。

 

開拍時 casting 角色,林世菁更是直面那些無法回家的母親們的眼淚,「有一位演員跟我說,她長年不能回家,有次孩子得了登革熱進加護病房,她千方百計跑回去,孩子卻對她說:『妳回來幹嘛,我們需要妳的時候,妳都不在。』那個演員在掉眼淚,但是,我當時同情的是那些小孩子。」

 

瑪麗的孩子至始至終沒有出現在片中,但是林世菁卻強烈地表達著孩子的孤獨:「我們感覺到的是母親的缺席。」無論是雇主家庭的母親、或是被雇者瑪麗,她們都是因為工作而缺席的母親,「不論社會階層,成為母親的女性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然瑪麗卻與雇主的女兒產生了微妙的凝視:「敬美跟瑪麗原來互相不喜歡,但因為這個事件,他們稍微可以同理對方,敬美也可以嘗試理解自己的母親。」

 

她習慣站在年幼者的立場,「直到我當了媽媽,我才覺得說,嗯,我好像被自己拍的片打臉。」

 

直到她成為母親,她更意識到,母親的難以不缺席。

 

成為母親,是很美好的

 

生產以後,身體不得不休息,一手寫劇本一手餵奶,最後只能雙手一攤。「一方面也親身體會到,小孩子的成長過程很珍貴,讓我反思母親跟小孩之間的依附關係。」孩子需要的不是餵飽他就好,而是給予安慰與安全感,人類與人類的關係並不是只建立在生理需求,有著更深層的愛。

 

「你會在其中感覺到一個很純粹的生命、完全託付給自己的重量,很奇妙的是,嬰兒時期這段時間,只有母親會記得,孩子不會記得,那是一段非常獨特的時光。」

 

從懷胎到生產,孩子成長中的種種讓林世菁感到不可思議,也感覺到了身為人母的痛苦與榮耀,「大學畢業後我就出國工作,逃家逃地遠遠的。結婚時也跟我媽說,你們不用處理,我們會自己 handle,當時媽媽說要買金子給我,我說不用,結果她生氣到哭,我現在可以理解她的眼淚。」

 

就像嬰兒需要確立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母親也是。

 

孩子與父母之間「互相需要」的關係,在她拍完片後,得到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瑪麗快跑》|2023|25分鐘|導演林世菁 LIN Shih-Ching/劇照。

當瑪麗與敬美在回家的計程車上,瑪麗對敬美說:「妳不能理解當一個媽媽,等妳當媽媽妳就知道了。」

 

是啊,她知道了。「我想,我在拍片的時候,並沒有想到,當媽媽是一件這麼好的事情。」

 

慢下來的配速

 

在《像魚一樣》、《春日郊遊》與《瑪麗快跑》中,林世菁皆拍攝了「一個人持續在跑」的畫面,那些劇本,都出自於 2020 年左右,疫情盛世,整個世界停滯不前,唯有虛構的角色,能代替人類跑起來。

《瑪麗快跑》|2023|25分鐘|導演林世菁 LIN Shih-Ching/劇照。

「因為什麼都不能做,我就只能一直寫劇本。」她喜歡在影片尾聲,安排動態持續畫面:「我覺得,不可能只有結束在這裡,生命還是會繼續一直往前,只是你不知道會怎麼樣。」

 

大學以前,林世菁都是田徑隊、排球隊,她長期重視身體的掌握與理解:「我下意識地覺得,當你徬徨時,至少還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

 

她在排球隊站的是攻擊手位置,「當你開始行動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會想。」然而,這種「行動力超強」的本能,卻也在孕期停了下來。

 

「我也因此開始思考,幸福不一定是一直追求某個東西,而是在某個剛好的速度的,你跟它同步。這也很像打球,你亂揮是打不到的,不是速度很快就能追上,要靠著球的路線前進。」也許下一次,我們不會在林世菁的片裡看到跑步的人了。

 

此時,視訊鏡頭外,孩子的哭聲已經停了。但她闔上電腦,卸下受訪的導演身份,轉身還有母親的事要做。

 

「你知道嗎,在生小孩以前,女導演跟男導演並沒有任何不同,在成為媽媽以後,女導演的不同才開始。」她說的,是導演位置的缺席,也是一個母親對關係的深刻體悟,她相信這些「差異」的體驗,終有一天,會回到故事裡。

 

下一個劇本還在路上——作為影視產業工作者,她算起步得晚,但是一個耐久的跑者。不過,在故事的創造上,她早就開始了——一個國小生埋頭寫著故事,她還不曉得,有一天,那些奇幻都會落成現實。

 

2023第30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2023.10.12 - 10.22
台灣競賽單元介紹:https://www.wmw.org.tw/tw/film/unit/320

圖片提供:
林世菁、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李姿穎 Abby Lee

李姿穎 Abby Lee https://abdownloadfailed.com/

文章 7

躺平首席,文字工作者。1993 年生,桃園人。 曾任女人迷編輯,BIOS monthly 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