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去流浪 行旅在尋覓雨林的路上

by  林貞妤
崩壞永遠比建設快,保育除了種樹、改變生活方式和教育下一代之外,沒有更快的捷徑。

像看完一部精彩電影,像讀完一本停不下來的書,像看見一個深深撞擊心靈深處的畫面,不知不覺我屏住呼吸,久久後吁出悠長的一口氣,我的人生還停格在那一趟冒險,那一片生機勃勃卻飽受侵蝕的大地雨林裡……

跟雨林原著民爸爸學編織。
兩個月的時間,穿梭在加里曼丹的婆羅州雨林與蘇門答臘森林裡,追尋生靈的蹤跡,看見長鼻猴在樹梢間逍遙覓食,與紅毛猩猩家族寶寶面對面的接觸,聆聽森林鳥羽精靈的奏鳴,觀察光影在葉隙間的跳動;在村落裡結識了當地雨林原著民,跟著原著民爸爸學編織,用曬乾後的蕨類植物當材料,以刺蝟的刺當針頭,慢慢一針一針編織成手環、戒指與籃子,不想讓這美麗的技藝失傳,只因這是我們跟大地連結的文化證明。森林裡的一切,不論是自然的美好或人文的智慧,在遇見的當下,都讓我心中的悸動難以言語形容。

然而當我走在國家公園的雨林邊緣,看見一片片被買下的土地,那是廣達兩千公頃的棕櫚園,沒有任何其他雜草或生物,無邊無際、純然單一的棕櫚樹排排豎立著,殷紅碩大的果實所提煉出的棕櫚油是今日人類許多生活物品無法缺少的原料,在園區前面的大馬路邊,豎立著一張園區的宣傳照,那是一張睜著無辜大眼的紅毛猩猩寶寶照,下排一行字寫著:「一起協助拯救紅毛猩猩!」這裡的棕櫚園商人,在每年幾千萬元的收益下,會捐出約0.1%給當地NGO作環境保育的基金,以用作公益形象,但是……當人們將森林砍伐後改種棕櫚園,人們拿取走的不僅是紅毛猩猩的家園,還有猩猩的食物來源,如此杯水車薪的保育捐款,是否只能符合了所謂的「Guilty money」(懺悔金)?

在森林兜轉兩個禮拜後,我走出雨林,在某個城鎮稍作休息與補給,某日清晨醒來,卻發現整座城鎮像籠罩在一場迷霧之中,所有的街道、房舍都覆上一層白濛濛的大霧,遠處走在街上的行人身型勉強依稀可見,所有細節被掩蓋,只剩下城市的輪廓可供辨析,我站在旅社門口,驚異於這早晨難得的大霧,浪漫的想拿起相機,拍下這中國水墨畫的印象,卻在放大的鏡頭裡,看見每人都戴起了口罩。

我按快門的手登時停住,正疑惑著是怎麼一回事,櫃檯老闆娘從後面慢慢走出來,站在我身邊,跟我一起看著這場霧,她也戴起了口罩。

「真糟糕呀!昨晚Jambi地區發生森林大火,聽說是人為的,有人要開墾棕櫚園,結果天氣太乾燥,火勢一下子就超出控制範圍了!搞得我們這邊空氣品質糟成這樣,我氣管會過敏的人都要昏倒了!」

我聽了嚇一跳,衝到電視前轉開新聞頻道,畫面看得我直掉淚,不久前我才在Jambi地區更北邊的森林裡探索,拜訪當地民族的屋舍,與居民一同討論生態旅遊的發展與文化保存,怎知一場大火說來就來,燒掉了千百年的雨林,與棲息其中的各樣生靈……

新聞報導提到:這場大火,伴隨著周邊後續幾場火災,燒了兩個多月,燒掉至少7000公頃珍貴的泥炭地森林,煙霧甚至隨風行過1000公里至新加坡與馬來西亞。

我記憶中那些滑過石頭間的溪澗,穿過森林裡的風,灑落葉稍縫的陽光,喚醒某些美好畫面的花香,猿猴跳躍覓食的身影……我不知要多久的時間,這片焦黑土地才能再次擁有一樣的水流潺潺,一樣的生機勃勃?

 

回想這趟旅程中,因緣際會拜訪了蘇門達喇的國家公園辦事處,在他們辦公室前散放著剛取締的非法盜木;在來此的路途上,看見了一車的棕櫚果實;在造訪附近鄉村地區時,看見一籃籃橡膠汁凝固後的白盤;在飛來此城市的飛機上,看見一條新開的道路硬是將雨林分成兩半;遠處的大片煙霧說明了前方正有著火墾活動。盜木,棕櫚園,橡膠園,火燒,道路等幾個讓世界雨林快速消失的主因,在短短幾天內全活生生展現在我眼前,我心中自問該怎麼辦?生態保育該如何做才能趕得上森林消失的速度呢?

成噸成噸的棕櫚果實。
橡膠汁凝固後的白盤。
蘇門達喇的國家公園辦事處散放了剛取締的非法盜木。
究竟需要多少東西,我們才能滿足物質上的需求?曾看過一個導演將家中所有家具衣物雜貨攤開來,竟需要一個足球場大的倉庫才能填滿。實際上,很多物質條件,只是滿足了那份心理虛榮或安全感。

人真的可以活得很簡單,8公斤的行囊,陪著我跨越了4000公里,跨越了17000多個島嶼的印尼島國,跨越了華萊士海峽,跨越了世上最老的婆羅洲雨林,所有的行李並不沉重,沉重的是看過太多困境而不知如何解決的心靈。

雨林行程的最後幾天,我留宿在國家公園之友基金會的辦公室,與這裡夥伴一起種樹,並到國家公園生態觀察,探訪那裡紅毛猩猩跟森林保育狀況,這個基金會致力棲地復育,所以他們跟造訪的義工,遊人,學校小朋友一起種了很多樹,十多年下來累積至今超過500000棵樹!其中70%的樹都能存活下來,想像可以創造多少棲地讓所有生物棲息其內!這是個很辛苦且酬勞低的工作,這裡夥伴卻已持續十幾年,謝謝這些人,用盡生命時光持續為這片森林多種一棵樹。

種樹的力量來自一顆顆執著堅定的心靈,相信大地會因此而復育,生命會因此而豐饒。崩壞永遠比建設更快,世界不會突然改變,保育除了慢慢種樹,慢慢改變生活方式,慢慢教育下一代外,別無更快的捷徑。只要在每個角落都有人持著利他的信念努力盡著自己的一分心力,所謂烏托邦的世界就不會離我們太遙遠。

我在旅程的最後一天,想通了這個道理。 

 


2014年入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 的女性,由非常木蘭贊助經費,並將陸續在本網站分享心情故事與所見所思。

 

圖片提供:
林貞妤

林貞妤

林貞妤

文章 1

2014雲門流浪者計畫入選者。現職為生態保育者,去印尼流浪,走訪世界上最古老的婆羅洲雨林,了解並協助當地生態資源保育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