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愛得自由,卻不親密——心理師 Masaki 剖析「愛無能」世代的情感焦慮
傳統教育的「檢討文化」讓我們習慣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像是我們會上網尋找「他喜歡妳的N個徵兆」清單,一一核對兩人的相處是否符合,儘管如此卻無法扭轉結果,因為遇到Ghosting更多是對方的課題。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焦心與麻木之間,留一道呼吸的縫隙——與余佳容心理師走過末日創傷的內在路徑
社會永遠不會停止動盪,新聞不會停止湧入,我們無法期待世界變得完美,但我們可以練習變得柔軟──不那麼緊抓,也不那麼逃避。 或許,我們活著的藝術,就是學著怎麼在心痛與麻木之間,留下一道可以呼吸的縫隙。 那裡,是我們的中間地帶。 是我們真正與世界相遇的地方。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傾聽都市巨浪的嘆息,為落下的人搭一座橋—— 街頭社工 楊小豌
一身年輕人打扮,不到30歲的社工楊小豌,投身街頭的資歷從大學擔任志工開始,橫跨了近6年的青春。前些日子剛出版《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她以流離的原因為經,無家者的故事為緯,寫下20幾位她經手過的個案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暖湯系畫家Soupy:用畫筆撫平皺摺,以手作爲她人聚光
「對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我不放棄,一直畫下去,就會找到出路。』」畫筆,是Soupy跨越低谷的方式,也是她與世界連結、持續前行的力量。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林念慈的靈魂行腳——高山朝聖之後,回到自己
我在龍年去了龍國,參加完龍的慶典後,進入了生命的高峰,而後也進入了生命另一個階段的死寂,在靜止中慢慢陪伴自己進入冬眠,在什麼事也不想要做,無動力熱情的狀態下,允許自己的死寂與安靜。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也許早在踏入撒哈拉的那一刻,答案就一直在那裡——專訪蔡適任
留法人類學博士、東方舞教師、報導文學與兒童文學獎得主、異國婚姻、撒哈拉生態旅遊導覽,從各項關鍵字認識「蔡適任」,能很直覺感受到──她似乎一直很敢於選擇自己的路,哪怕人煙稀少。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