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焦心與麻木之間,留一道呼吸的縫隙——與余佳容心理師走過末日創傷的內在路徑
社會永遠不會停止動盪,新聞不會停止湧入,我們無法期待世界變得完美,但我們可以練習變得柔軟──不那麼緊抓,也不那麼逃避。 或許,我們活著的藝術,就是學著怎麼在心痛與麻木之間,留下一道可以呼吸的縫隙。 那裡,是我們的中間地帶。 是我們真正與世界相遇的地方。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筆下的女性,像水一樣生存:2025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紀錄 ——張翎×楊翠×鍾文音
2025年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X非常木蘭紀錄,由享譽國際的華文作家張翎、作品獲獎連連的台灣作家鍾文音與談,跨域學術與創作的楊翠教授主持。背景各異的三位作家,分享文學故事中的女性思維,從個人創傷到歷史傷痕,從女性身體到大地原鄉,印證女人如水一樣生存。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傾聽都市巨浪的嘆息,為落下的人搭一座橋—— 街頭社工 楊小豌
一身年輕人打扮,不到30歲的社工楊小豌,投身街頭的資歷從大學擔任志工開始,橫跨了近6年的青春。前些日子剛出版《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她以流離的原因為經,無家者的故事為緯,寫下20幾位她經手過的個案故事。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真誠地往前走,走進創作的大海:專訪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
2024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透過《My Art, My Voice》傳遞表演者身上的議題主張,同時也呈現自由創作的純粹。在各種類型的紀錄片拍攝中,她真誠地探索創作的大海。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客製化友善飲食,是希望所有人都能開懷享用──竹北fifteen拾吾純植西餐廳
「真食物、低廢棄和客製化友善飲食」是拾吾純植的經營核心理念,放眼目前的蔬食界,已經是天花板的高度。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讓他們決定開一家充滿理想的純植餐廳?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