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泰緬邊境影像故事:綠衣孩子將她的小手,放到我的手中
有張穿綠衣的孩子照片,我深深記得,按下快門時,她讓我感覺懼怕,相信我也讓她感覺懼怕。她是獨立在其他孩子之外的一個邊界,沒有玩伴。下一秒,我走向她,帶著猶豫口音的緬語,我問她要一起玩嗎?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泰緬邊境影像故事:我跟洋人志工說,我們不帶人「參觀」難民營
冠上了「難民」身分之後,難道,難民就不是人了?被如此對待,會不會有種感覺,覺得似乎不是被當成是個人?這樣的情境,跟去參觀動物園,心態有何不同?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後山行醫20年,緬甸籍醫師朱紹盈推親子共讀翻轉弱勢
生於緬甸的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看見這裡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有寶寶被喝醉酒的父親壓扁差點丟了小命、有年輕媽媽送到醫院生產時酩酊大醉、還有幼兒的排泄物裡被檢驗出一堆報紙跟雜草。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考進北一女變吊車尾,是閱讀的快樂讓她沒有放棄自己,及這群花蓮的孩子
生於緬甸的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看見這裡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有寶寶被喝醉酒的父親壓扁差點丟了小命、有年輕媽媽送到醫院生產時酩酊大醉、還有幼兒的排泄物裡被檢驗出一堆報紙跟雜草。 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關於「美好的小村生活」(系列之47)
我並不是說那些「台南學」刻意美化了台南,而是那裡面總難免在地人的主觀情感,或外地人的片面印象。說到底,台南不比台灣其它城市可愛,也不比其它城市不可愛,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風景,關鍵在觀看的心境與眼光。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