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用人生的痂,鍛造彼此同理的良善之地──專訪無論如河書店女工
新北淡水金色水岸邊,由四位護理師開設的書店兼居家護理所「無論如河」開在二樓,這是一間從工會長出來的書店,她們自稱女工,結合對醫護勞權與性別處境的關注,一起開拓另一種發聲方式。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專注與守候,那是屬於領犬員的目光:新北市消防局特搜大隊 羅浩芳與搜救犬 Amei
「運動員或許可以用秒數衡量進步,但狗狗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按表操課是行不通的。」訓練的迷人之處即是變動本身,每隻狗都擁有獨特的性格與反應,優秀的領犬員能在大原則之外,看見牠們的不同。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生命盡頭前,找出最重要的事:版本書店創辦人a.k.a.安寧醫師謝宛婷
很多人覺得開書店很符合我的性格,因為我就是喜歡文學、很愛看書,但我原來並不知道自己會開一家書店——我只是選了一個適合的空間來做這件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女性斷網練習,把精力留給自己——心理師鄧善庭談數位焦慮
手機與社群媒體的興盛,造就現代社會更緊湊的步調、更龐大的資訊、更密切的人際連結,進而引發更多的焦慮與憂鬱......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無標籤的空間裡,讓情緒療癒、讓生命流動——而立書店店長方億玲
台大溫州街商圈最珍貴的地景之一正是書店,在各有歷史和鮮明價值的眾書店中,2021年甫新生的而立書店,如何回應它位處的環境?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