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從建築圖紙到策展現場:曾令理以「偶然哲學」打造獨特空間體驗
2017 年,在英國 Heatherwick Studio 擔任設計師與製造師的曾令理,與朋友們組織「偶然設計」,以建築裝置作品《供霧所》,獲選台北市立美術館的「X-site計畫」首獎。幾年後,曾令理進入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任教,聲稱此後想過著和媽媽朋友在日常午後喝下午茶的生活,策展人的身份卻沒讓她稱心如意。繼 2021 年策展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隊》獲得高度好評,今年夏天再次參與 2025年 文博會策展《穿霧之境》。 READ>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看見女力 筆下的女性,像水一樣生存:2025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紀錄 ——張翎×楊翠×鍾文音
2025年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X非常木蘭紀錄,由享譽國際的華文作家張翎、作品獲獎連連的台灣作家鍾文音與談,跨域學術與創作的楊翠教授主持。背景各異的三位作家,分享文學故事中的女性思維,從個人創傷到歷史傷痕,從女性身體到大地原鄉,印證女人如水一樣生存。READ>

焦點企劃 暖湯系畫家Soupy:用畫筆撫平皺摺,以手作爲她人聚光
「對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我不放棄,一直畫下去,就會找到出路。』」畫筆,是Soupy跨越低谷的方式,也是她與世界連結、持續前行的力量。READ>

看見女力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READ>

焦點企劃 《苦盡柑來遇見你》:如四季般變換莫測的人生,終能以愛醞釀苦澀中的甘甜
《苦盡柑來遇見你》以「四季」乘載不同時代背景的酸甜苦辣,娓娓道來叛逆少女吳愛純錯綜著愛與悲憤的一生。春季迎來與寬植情竇初開的甜蜜戀曲,卻遭遇盛夏的無情颱風奪走稚子的性命,好不容易步上正軌的人生在頃刻間崩塌。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