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從T台走入家門:魔帝女與趙樂的Ballroom實踐之路
融合選美比賽、變裝文化與LGBTQ+族群精神的Ballroom不只是選美舞蹈比賽,更是回家的旅程。在台南古城裡,魔帝女、趙樂和夥伴們於2014年一起創立House Of Bella,以創新溫柔的方式堆疊出屬於台灣南方的Ballroom場景,讓家族精神成為真實的連結。READ>

看見女力 當時代召喚數位藝術家:黃芷楓以AI機器人及NFT展演新世界
2020年,富比世公佈「亞洲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黃芷楓以突破框架的藝術想像,寫下屬於她的名字。隔年,她憑藉數位藝術鑄造 NFT,敞開元宇宙的大門,讓系列作《Love is Love》融合新科技,以直觀的視覺訴說純粹的「愛」,直擊人心。開賣當日,500 件作品瞬間售罄,連英國知名演員伊卓瑞斯·艾巴也收藏了三幅,READ>

看見女力 從建築圖紙到策展現場:曾令理以「偶然哲學」打造獨特空間體驗
2017 年,在英國 Heatherwick Studio 擔任設計師與製造師的曾令理,與朋友們組織「偶然設計」,以建築裝置作品《供霧所》,獲選台北市立美術館的「X-site計畫」首獎。幾年後,曾令理進入陽明交通大學建築所任教,聲稱此後想過著和媽媽朋友在日常午後喝下午茶的生活,策展人的身份卻沒讓她稱心如意。繼 2021 年策展文博會花蓮館《據說考古隊》獲得高度好評,今年夏天再次參與 2025年 文博會策展《穿霧之境》。 READ>

焦點企劃 愛得自由,卻不親密——心理師 Masaki 剖析「愛無能」世代的情感焦慮
傳統教育的「檢討文化」讓我們習慣先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像是我們會上網尋找「他喜歡妳的N個徵兆」清單,一一核對兩人的相處是否符合,儘管如此卻無法扭轉結果,因為遇到Ghosting更多是對方的課題。READ>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看見女力 筆下的女性,像水一樣生存:2025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紀錄 ——張翎×楊翠×鍾文音
2025年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X非常木蘭紀錄,由享譽國際的華文作家張翎、作品獲獎連連的台灣作家鍾文音與談,跨域學術與創作的楊翠教授主持。背景各異的三位作家,分享文學故事中的女性思維,從個人創傷到歷史傷痕,從女性身體到大地原鄉,印證女人如水一樣生存。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