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這些年,終於比較懂帽子了──重新詮釋牧民生活的「北方牧人」與犛牛絨織品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走過危機的唐青,深感創業之初的自己有所不足。隨著「北方牧人」的品項逐漸壯大,依舊以在地取得、發想以及手工製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取自西藏犛牛的犛牛絨算是台柱,製成各式衣飾和織品,其中又以毛氈帽為鎮牌之寶。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巧婦的春天 永續的明天: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 陳怡君
陳怡君創辦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不僅想幫助農村婦女二度就業,同時希望工作室能與在地、永續有關,串起與土地的連結。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新住民掌廚,帶著便當來開趴:餐桌上都是一家人
一群無論是喜歡東南亞菜餚或關心移民議題的人,選擇了七夕前一晚、同時也是印尼國慶日這天,和來自印尼、泰國的新住民共享晚餐,聆聽她們的生命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每周三的約定:新住民、看護工與阿公阿嬤的公園跳舞時光
從單純的南洋舞團,長出與社區鄰里共生共學的活力,TIFA多元綜藝團每週三下午到三重菜寮公園免費演出與教舞,每次走進公園時,蔭涼處已有十幾位長輩坐在輪椅上,與身邊的印尼看護引頸期盼著...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爭取幸福的進擊:印泰媽媽的手路菜
因為婚姻,黃麗莎與楊怡君從印尼、泰國來到台灣生活,從陌生、旁觀到投入公共事務,她們的看見自己的優勢,就是彼此血液中的多元文化組成,也從料理,展開新住民的社會參與...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鄭宜農:把真的自己掏出來,這一點都不簡單
如果音樂是一種陪伴和抒發,我們都在其中投射了那個無法與世界分享的部分吧。音樂裡有相信,相信裡有愛,愛裡有什麼?我們可以一起尋找答案。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