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宛如阿修羅》:在姊妹心思迷局中,以人性觸碰真實的愛
《宛如阿修羅》不免令人聯想到是枝裕和導演的《海街日記》。儘管《宛如阿修羅》的世代相隔較遠,卻完整展現女性性別意識與思想從保守到開放的巨大轉變期。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化學課》影集:以科學與烹飪的奧秘,印證屬於愛的萬有引力
單看劇名可能會誤以為是部充滿科學新知與學術理論的劇集,但《化學課》反倒是像《愛的萬物論》這類以科學包裝的動人愛情,其中更連結性別平權議題,以及身為女性、人母所擁有的堅毅與強韌。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為何有時我們愈相處愈感到寂寞?
我們很可能看著人們總忙著擁擠,時時不想落單著,社群也成為人脈的展示。但我卻相信總擠在人群裡才可能是真正的落單。我們有時吹吹口哨,有時結伴而行。在這太過喧囂的世界裡,有勇氣孤單或許才不會落得寂寞吧。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夜晚,當一家超商像深夜食堂…
我家附近的街角開了一家新酒吧後,一周總有兩天的深夜,會聽到樓下咚咚的喇叭聲。我這夜貓子像活在夜色的魚腹中,這些細碎聲與咚咚鼓聲都不至於吵到我。尤其當夜晚下起雨後,沉得很。更顯得燈下曬著光暈的我,有著能安穩窩居的感覺。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今天不談民歌,心理諮商師陶曉清找回自己失落的一角
從46歲到64歲,陶曉清用18年取得一紙心理諮商證書。從找回悲傷的勇氣開始,學習理解生命中重要的人,理解,而非評價或判斷,也不企圖改變,這讓她的生命更完整。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看似破曉的西沉,那些日本電影的家庭風景。
最近知名的小說與電影《愚行錄》,裡面有一句重點台詞:「日本社會不是M型社會,而是階級社會。」你出入帶著你的階級、社區,人們對彼此還是有禮謙和,但那距離是有條件的忽遠忽近。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