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生活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
魂生製器創辦人張靚妤
怦然心動地與舊衣告別,比起回收,不如「喀擦」一刀剪破它—「REstoRE舊與新織」創辦人許紓語指出,這可能是你第一次認真凝視這件衣服本質的時刻...READ>
8/21陪女兒到芬蘭念大學,一年以前,我做夢也不敢想像今天的畫面,可以陪小乖到芬蘭安頓,走路出門就看到極光,路邊野地隨手一採就有黑醋栗、紅醋栗與覆盆子吃到飽。READ>
隨著「地方創生」的口號,出現了「地方創傷」的調侃與反思,《一起走》是一本「每場地方創生都會遭逢的可愛失敗日誌」。READ>
林祺豐因為熱愛台灣這塊土地,在過去23年的料理人生,行走台灣319鄉鎮認識在地食材。他左手寫詩歌頌大地;右手拿鍋鏟料理風土,遂有浪漫的「台菜詩人」美名。READ>
藝術的學習背景,李依樺不諱言,來中強光電任職前,思考的面相聚焦在藝術的實踐,有了孩子,當了媽媽以後,對於工作,對於生活有了不同的想像...READ>
「藺子」,藺草的孩子,一位台灣女孩廖怡雅和先生李易紳創立的在地品牌,成立近四年,用創新的方式復興苑裡300年的藺編產業。他們不光賣藺編藝品,也記錄尚存在藺編阿嬤腦中的編織工法,走出藺編品牌的新路徑。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