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回望90,或許我們才是時代的眼淚
馬欣的異想世界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創辦者的態度,成為設計者的靈感;余岱官發現從真實出發的設計,市場的共鳴也特別大。2007年創的「兩隻老虎」,跟著客人一起慢慢長大,「有天恍然大悟:誠實的設計是最好的設計。」READ>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是《十二夜》的續集,但面貌截然不同。這次導演Raye企圖帶著觀眾解構:流浪動物存在的本質,無關安樂死與否,而是供需平衡的問題...READ>
設計師溫珩如說做字需要契機。飄逸的風體,是圓一個設計專輯裝幀的夢;復古味的拳體,是她抬頭一瞥,龍山寺屋簷的那道風景...READ>
「藺子」,藺草的孩子,一位台灣女孩廖怡雅和先生李易紳創立的在地品牌,成立近四年,用創新的方式復興苑裡300年的藺編產業。他們不光賣藺編藝品,也記錄尚存在藺編阿嬤腦中的編織工法,走出藺編品牌的新路徑。READ>
生命中總有預期不到的岔路,離開職場十年的媽媽陳姿伶,選擇以創業方式重新回到科技領域,面對產業翻天覆地的改變,全力以赴,不斷進修補齊行業知識,她的故事為女性重返職場提供了另一種參考模式。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