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雞婆」董事長的體悟:做公益只給錢,是沒有溫度的。
by 李玉玲一個人擁有再強的專業,如果沒有服務的心,無法成為將才。
訪談那天,勤誠興業董事長暨總經理陳美琪感冒,見面時卻完全感覺不到身體微恙。她像蓄滿能量的超級電池,話匣子一開連講三小時,欲罷不能;她談得興致盎然的不是事業擘畫,而是公益分享。
做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伺服器機殼公司負責人,陳美琪被業界封為「機殼一姐」。在商場她是拚命三娘,做公益同樣賣力,為了把社會善的力量傳播出去,不只將「企業社會責任」列為公司重要經營理念,以認養故鄉雲林「藝術光點計畫」為起點,開始她的公益之路,還成立「琪愛分享」部落格,號召企業友人、客戶和同仁一起投入社會服務工作。
樂於當那雙雞婆的手
陳美琪自嘲,從小就雞婆,高中當班長,看到男生欺負女生,總會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強悍的作風被冠上「少年希特勒」封號,對於弱勢的同學也會趨前關心。雖然,陳美琪明白,每個人的人生必須靠自己活出來,沒人能幫忙,但她始終相信,適時伸出的手會給人勇氣與力量。
來台北上大學後,陳美琪參加政治大學慈幼社,暑假回雲林找了一台發財車辦募書活動,空閒時則到盲啞學校(現為台北市立啟聰學校)陪伴孩子讀書。陳美琪說,鄉下孩子來台北上大學,太好玩了,曾因瘋打橋牌,只差一科就被死當;她還參加演辯社、當家教賺生活費。「當然,假日還得約會。」每天的生活被填滿,陳美琪有時想:乾脆偷懶一次,不去盲啞學校,但最後還是去了。陪讀結束,等車時抬頭看著星空,陳美琪忍不住哼起歌,很開心又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她這樣做公益:給街友的逛街趴-施捨不能改變什麼,但尊重可以)
畢業後走入職場,三十多年來,陳美琪全心拚事業,直到擔任公司董事的好友David長期資助弱勢學童,又喚回陳美琪的公益魂。她跟著訪貧,知道故鄉雲林也在資助名單,耳邊彷彿又響起幼時母親常唱的《念故鄉》:「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故鄉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異鄉打拚三十多年的遊子,因為訪貧,踏上她的歸鄉路。
自己富足了,家鄉呢?
雖然離鄉多年,陳美琪在各種場合介紹自己,喜歡以「我來自雲林斗六」做為開場。回到故鄉訪貧她才驚訝發覺,記憶中物產豐富的農業大縣雲林,污染、隔代教養、老齡化、貧富差距大、偏鄉教育資源匱乏,竟然還有那麼多貧困的人。「除了訪貧、濟貧,還能為故鄉做些什麼?」她想。
這時候帶她做公益的第二個貴人出現。2009年八八風災過後,研揚文教基金會開始推動「藝術光點-藝文圓夢計畫」,整合各界資源成立「ART100藝術推廣聯盟」,透過藝術展覽、e化數位教材、戲劇巡演、藝術探索見學之旅等活動,在八八風災受創及偏鄉學校進行藝文扎根工作。
陳美琪發現,台灣各級學校雖然普設藝術教室,很多偏鄉學校卻空有硬體,沒有內容,2013年決定認養雲林縣的藝術光點計畫。她認為,唯有心與腦都得到改變,才能幫助偏鄉孩子脫貧。一年有三、四個月在國外跑的陳美琪,發揮統合協調能力,充分運用自己擔任斗六高中校友會理事長的人脈資源,不到幾個月就成功催生藝術光點計畫進駐雲林。
陳美琪認為,做公益只給錢,是沒有溫度的。她到處敲鑼打鼓,拉起更多「我來自雲林」的手。在職、退休員工、校友會、企業友人、親戚全被她吆喝加入,志工團不斷壯大,超過兩百人參與,甚至有人從新加坡專程來台當志工,還有一群公益「樁腳」透過LINE群組交換訊息,相互支援。
認養藝術光點,點燃孩子對未來的希望
藝術光點計畫在雲林推動四年來,動人的故事不斷上演。一位校長感動地說,從小家貧,活到五十歲了,才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到台北進行藝術見學之旅;一位阿嬤說,孫子每天回家「ㄙㄟㄙㄟ念」不知在幹嘛?原來,他被選為導覽小志工,每天回家都在練習如何向同學演說藝術見學心得。
陳美琪表示,清寒學童是相對弱勢的一群,藝術光點計畫希望以他們為優先,透過擔任導覽小志工訓練觀察及表達能力。看到孩子的改變,總讓她想起台裔動畫師劉大偉的故事《別把鑽石當玻璃珠》:劉大偉年少時在台灣因不愛念書被當成低能兒,到美國後在老師鼓勵下,找到繪畫專長,成為著名動畫師。
陳美琪強調,這項計畫雖然不在訓練藝術家,卻可以開啟孩子的視野,說不定也能發掘另一個被埋沒的劉大偉。為了讓雲林藝術光點計畫繼續發光,今年又推動第二階段「藝想台灣-藝文攜手計畫」,由孩子們組隊參與繪畫比賽,用畫筆重新認識自己的故鄉。
受到這位熱血董事長感染,勤誠員工成了雲林藝術光點計畫的當然志工,陳美琪認為:「一個人擁有再強的專業,如果沒有服務的心,無法成為將才。」她觀察同仁,因為部門不同,常常都是「煙囪朝上」,彼此對立,互不溝通,但當了志工以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柔軟。
曾有人剛做志工時會糾正孩子坐沒坐相,陳美琪則有不同觀點:「孩子需要的是正面的鼓勵。」她常告訴同仁:做公益要有同理心,不能消費窮人,歡喜做,甘願受。每年活動結束也會舉辦志工團午餐會,交流經驗傳承給下一屆。
六字箴言,讓台灣磁場越來越好
陳美琪那雙適時伸出的手,不只扶持故鄉,也伸向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當代傳奇劇場、迴鄉有機農場。她由衷認為,藝術、環境永續等工作太有意義了,但往往因為缺乏商業敏感度或找不到方法,都在苦撐,這讓「雞婆」的陳美琪很著急,想要幫他們一把。「做公益不是一味地給錢,輸血,不如造血。」陳美琪幫團隊創造機會募款,甚至到國外拜訪客戶,也利用轉機空檔幫忙修改企畫書。
忙著做公益的董事長,公司是否少管一點?陳美琪斬釘截鐵回答:「照管!」她強調,「公司沒有成長,沒有賺錢,是罪惡。老板就是無限的責任。」但她也笑說,如果不是老板「不務正業」忙公益,同仁可能都會被釘在牆上。
看到社會充斥對立的氣氛,陳美琪不禁感慨:「台灣不缺謾罵,缺的是善的連結。」她成立「琪愛分享」部落格,公益、好書、環境永續、藝術、活力…,看到什麼好的,都想「呷好逗相報」,希望以此平台將善的力量由點、線到面串連起來。
陳美琪的公益六字箴言:「心要熱,手要黑。」多做好事,多講好話,台灣的磁場就會越來越好。
如果你覺得感動,歡迎Line我們:「我想做公益」,
讓我們推薦更多有溫度的公益故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