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不是做綠色設計,是做「對的」設計 :黑水虻教育養殖箱

by  黃詩茹
環境議題的設計,不是救地球,是救自己;不是做綠色設計,而是做「對的」設計

這一天,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的劉莎玟和吳聖堯帶著他們設計的「黑水虻教育養殖箱」,來到基隆吉慶國小開箱實測。小朋友圍在旁邊嘰嘰喳喳,大夥兒都覺得新奇,不一會兒,小手一撈,黑水虻幼蟲就在掌心蠕動。



這不起眼的小蟲,近年卻廣受國際關注。有人說牠是「地表最強清道夫」,有人稱牠是「完美昆蟲」,也有人說牠是循環生技的潛力新星,全都是看上黑水虻消化廚餘的驚人潛力。

 

一年50萬噸的廚餘,蟲蟲來幫忙?

 

畢業設計的題目何其多,為什麼是蟲?

 

面對畢業設計,設計系的學生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劉莎玟和吳聖堯的選擇,卻顯得冷門。初次聽聞黑水虻,是劉莎玟在臺大修了一堂「食用昆蟲學」,「當時就覺得牠好像很有潛力,如果拿來做點什麼,應該會很有趣吧?」

 

眾多議題中,以昆蟲為題的設計少見,而黑水虻與環境的連結尤其吸引他們;原來民間早有人飼養黑水虻,作為處理廚餘的幫手。認真研究後,才發現問題不單純,吳聖堯說:「臺灣每年會產生50多萬噸的廚餘,可以堆成13,500座101,當作飼料、肥料再利用的不到10%,真的是很可怕的數據,剩下的廚餘去了哪裡?」


答案是掩埋場和焚化爐。

 

偏偏土地珍貴的臺灣,能容下幾個掩埋場?而飽含水分的廚餘,也會影響焚化爐的運轉效能。「像我家附近的果汁攤,常看到老闆拎著一大袋果皮,我以為他要倒廚餘,結果是整袋當垃圾丟,大家好像都習以為常」。

 

看見問題的嚴重性,沒有太多猶豫,「就是黑水虻了!」接下來,他們四處拜訪黑水虻達人,要做蟲的設計,自己要先養蟲。

 

小蟲食量大,清潔隊、雞農都愛牠

 

黑水虻的一生,會經歷蟲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腐食性的幼蟲以廚餘、動物糞便等為食,不到20天的幼蟲階段,就能吃下2至3公斤的廚餘,食量驚人;還能作為飼養家禽的動物性蛋白,蛋雞特別愛吃。

 

包括雲林縣口湖鄉清潔隊,近年也養起黑水虻,去化鄉內廚餘。作為養豬大縣,近年為因應非洲豬瘟疫情,禁止廚餘餵豬,當地又沒有焚化爐,廚餘何去何從,確實棘手。劉莎玟說:「這些都是黑水虻的價值,牠就像迷你的機器,幫我們把廢棄物質轉化再利用」。如此一來,原本一條線的食物鏈,被黑水虻串成一個生態圓。





一般黑水虻養殖,會用不同的空間區隔生長階段。翻倍長大的幼蟲,需要大量的分裝容器,一桶裝不下,再分裝成兩桶。當幼蟲開始變黑、不進食,就表示牠們要進入蛹期,劉莎玟說:「接下來要一桶一桶人工過篩,把蛹篩出來,搬到另一個空間,蓋上蚊帳,準備羽化。羽化後的成蟲會整個房間飛來飛去,等牠們產卵後再一一收集。」

 

飼養黑水虻的業者和民眾,多用類似的方法,「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每個階段之間,都需要人工處理」,吳聖堯說。對初學者來說,要了解昆蟲的習性、掌握每個階段的步驟、還得DIY各種道具,確實有些複雜。於是他們開始思考,養殖黑水虻,有沒有機會更簡單、更順手?

 

一站式養殖,讓你第一次養蟲就上手

 

劉莎玟和吳聖堯設計出的養殖箱,用一個箱子,容納黑水虻的一生,垂直整合過去分散式的養殖步驟,方便使用者定點操作。劉莎玟說,「我們希望使用者透過這個裝置,就能看見黑水虻完整的生命循環,牠的生長週期都在這個空間裡,不需要放盒子養幼蟲,或是找房間掛蚊帳」。

 

外觀時尚俐落的養殖箱,裡頭可是機關重重。他們將擅長消化廚餘的幼蟲,放置在最上層的養殖槽,符合人體工學,方便餵食和觀察;中間螺旋造型的預蛹爬道,是設計的一大亮點。



吳聖堯說:「黑水虻即將變成蛹的時候,會爬離原有的生長環境,找一個陰暗的地方等待羽化。所以我們設計的預蛹爬道就是讓牠發揮習性,引導牠自己前往下一個空間,也可以解決傳統過篩的繁瑣流程,避免太多人工介入。」

 

會做出這樣的爬道,不是靈光乍現,而是他們親自養蟲的心得。不怕蟲的兩人,把幼蟲放在掌心,觀察到黑水虻會沿著指間的縫隙爬行,「所以我們把爬道的紋路設計得和人的手一樣,有高低起伏」。後來他們還發現,小朋友盯著在爬道上移動的幼蟲,就像看賽車,視覺效果相當吸睛。

 

通過爬道的幼蟲,會掉進下層的預蛹抽屜靜待羽化,羽化後的成蟲則集中在更下層的成蟲室,由下方的集卵抽屜收集蟲卵,最下層的排放抽屜則是收集廢棄物與排水。每個空間的位置,都有它的原因,「都是要誘導黑水虻,發揮牠們的習性」,吳聖堯說。

 

造型簡潔,功能卻不簡單。劉莎玟笑說,他們的作品沒辦法像其他畢業設計,做得很有意境、很感性,「我們有太多功能上要考慮的東西了」。

 

長大怕蟲?不如從小養蟲

 

一般養殖黑水虻的民眾,多是以產量為訴求,他們設計的裝置,卻非如此。這也是這件作品命名為黑水虻「教育」養殖裝置的原因。


劉莎玟說:「我們的設計是針對國小學童,目的是教育,產量不是第一考量。我們希望小朋友能透過這個裝置,觀察黑水虻的生長習性,透過養殖去體會生命,也思考廚餘和環境的問題。」

 

其實他們最初也曾以社區和家庭為對象,卻發現目前可行性不高。除了住宅型態的差異,更難克服的是人與蟲的距離。「讓一般人在生活中養蟲,只是為了環境,大部分的人應該都難以接受」,吳聖堯笑說,他們當初把黑水虻養在學校走廊,就時常招來同學抗議,「只要看到蟲,就說是我們養的」。

 

這些經驗也讓他們思考,或許人對於蟲的觀感,是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成年人光看到蟲就覺得噁心,不要說摸牠、養牠。但小朋友就不一樣,他們的接受度很高,對昆蟲還不會那麼排斥」。

 

修習教育學程的吳聖堯,也融合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其中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和社會參與三個面向,正好和運用飼養黑水虻、剩食議題、環境倡議相互扣連。當養殖箱與教育結合,小朋友就是主角。



包括養殖箱的高度為國小學童量身打造,養殖槽的空間與蟲體容量也有了估算的依據,劉莎玟說:「每個班級一天的廚餘量大概是一、兩個便當盒,大約300至600克的幼蟲就能去化」。

 

不是救地球,是救自己

 

近年設計展中,社會與環境議題也成為新世代設計師關注的焦點。選擇這樣的題目,研究必須做得紮實,掌握背後的結構因素,畢竟看見問題,未必能用設計解決問題。擔任指導老師的林時旭與陳希聖,陪著兩人一路摸索,也有一些觀察。

 

林時旭說:「這類的題目,可參考案例少,掌握議題的深度需要更多時間。也許他們可以找到解決對策,但那個對策不一定有新的需求,未必能成為工業設計的產品。」

 

陳希聖也有同樣的提點,「社會議題最怕『大而不當』,像他們後來也了解,廚餘問題也和政策、回收機制、商業模式有關。所以最後找到教育作為切入點,讓整個設計朝向比較合理的運作,我覺得是值得肯定的地方。未來若有機會應用或量產,專業養殖的機會點是存在的」。



作品發表後,好評超乎兩人預期,也獲得2021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甚至有人來打聽什麼時候推出商品。他們務實地說,從概念設計走到商品化,有許多環節需要重新思考。

 

目前在英國留學的劉莎玟,仍持續關注環境設計,也有新的視角,「環境議題的設計,有時會不小心說的太宏大,其實人是很渺小的,說要『救地球』,其實是沒有衡量自己的重量」。不是救地球,是救自己;不是做綠色設計,而是做「對的」設計,「我還滿喜歡這種做『對的』設計的感覺」。

 

同場加映

選擇更好的自己——自備客創辦人林詩懷:你以為環保是利他,其實是利己

照護中享有自由與愛:調節式約束輔具

成為低調燦爛的那道光,杜昭賢在都市點亮藝術

圖片提供:
劉莎玟、吳聖堯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