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不賣滅絕感,約你去海邊打怪:海廢圖鑑 feat. 海藻淨灘玩具組

by  黃詩茹

嚴肅的環境議題在洪亦辰手中,不再令人想逃,而是讓人想玩。汪正翔 / 攝影;陳奕君 / 後製
午夜鐘聲即將敲響,明天來臨之前,設計如何永續?

 

獲得2019金點設計年度最佳設計獎、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獎的「海廢圖鑑」,以及入圍金點概念設計獎的「海藻淨灘玩具組CleanUp」,兩組新世代的設計師將設計之眼望向海洋,以青春創意翻轉環境議題。

 

又廢又潮,謎樣的海廢

 

黃色小鴨、麻將、擠乳器,甚至是超過30年的軍糧,無奇不有的海廢圖鑑,由RE-THINK、設計師洪亦辰和簡訊設計合作,作為台灣第一本海洋廢棄物百科,他們讓民眾看見垃圾的繽紛趣味,將「廢」玩到極致。

 

「最難的是如何把一個很髒的東西拍成像精品,讓大家一眼看去不覺得是垃圾。」海廢圖鑑的網站上,每件垃圾都可以360度翻轉端詳,每個物件得拍72張照片,反覆調整最佳角度、調光和修圖,才能經得起零死角的趣味互動。


RE-THINK、海廢圖鑑、洪亦辰 / 提供
沒有複雜技術,也沒有炫目設計,洪亦辰認為「簡單」正是海廢圖鑑的成功心法。「我想要拍海廢的質感,甚至你很微觀地看它都沒關係。像錄影帶,我就覺得它背面被腐蝕的部分應該要被看到,應該要放大。雖然它是垃圾,放大後大家會用別的角度看待它。」

 

換一個角度看海廢,淨灘也成為抓寶打怪的遊樂園。他們讓迷你玩具兵組成復仇者聯盟,錄影帶變身機器人,就連空心浮球,在洪亦辰眼中也有月球的紋理。所謂質感,包括日曬雨淋的痕跡、腐蝕寄生的樣貌,這些細節讓人好奇海廢的身世,進而踏入環境議題的入口。

純污水冰棒,衝擊感100%

 

在海廢圖鑑之前,許多人已經因為「100%純污水製冰所」認識洪亦辰。撕開鮮豔包裝,一百支以全台污水製成的冰棒,翻轉好看好吃的第一印象,彙集成「台灣百大污染水源冰品圖鑑」,獲得2017金點新秀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獎。

 

民眾走進展場,在冰棒牆前拍照打卡的同時,才發現冰棒裡的漂浮物、垃圾,甚至福壽螺。洪亦辰笑說,她最喜歡觀察大家的反應,發現冰棒其實是汙水的衝擊表情。

 

「100%純污水製冰所完全是意外。」就像許多絞盡腦汁的畢業製作,洪亦辰也繞了幾個彎路才遇見設計的靈光,從創意策略到影片計畫,她抓住讓人產生瞬間衝擊的反差感,這個概念後來也應用在海廢圖鑑。



「反差感最重要的是要有很生活化的元素、很生活化的動作,像冰棒是食物,吃冰棒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撕開包裝。越生活化越能引起大眾共鳴,反差感會更明顯,一旦結合起來會直接撞擊你的腦袋和心理作用。」

 

從100%純污水製冰所到海廢圖鑑,洪亦辰幾乎拿遍廣告界大獎。她還記得100%純污水製冰所獲獎後,手機湧入許多媒體連繫,「我還在想是不是設計太浮誇,有人打來抗議,那是我心境轉折最大的時候。」

 

如今,她對細節更要求,出手也更有自信,「不管是100%純污水製冰所或海廢圖鑑,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測試。使用反差感、用有趣的方式結合環境議題,大家是有反應、有共鳴的,代表它可以觸動到人的心理層面和潛意識,表示這件事情有效,換到別的議題或商業模式也是有用的。」



工具變玩具,淨灘變遊戲

 

海藻淨灘玩具組CleanUp的設計靈感也來自淨灘,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鄭巧琪、李郁欣和曾鈺婷合作,為孩子設計一套好用好玩,而且取之海洋的淨灘玩具。

 

為什麼是淨灘玩具?其實參考海廢圖鑑就能略知一二,其中有近二十件都是玩具,尤其是難以分解的塑膠材質。每一件海廢的存在都有一個原因,鄭巧琪說:「其實減少垃圾不是光靠淨灘就能解決,應該是不要製造垃圾。我們覺得應該回到人的思考行為,大人的價值觀很難改變,所以最後決定做給小朋友的海灘玩具。」



CleanUp選擇取之海洋,且容易分解的海藻,挑戰以海藻紙製作撿拾中小型垃圾的淨灘玩具組。最初,他們前往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學習傳統造紙技術,展開一連串的材質實驗,「做紙不會很難,但要讓抄紙分布平順,而且每張做出來的品質都一樣其實很難。要控制水的比例、手的力道,很需要經驗和技巧。」鄭巧琪笑說:「我們沒有烘紙設備,只能放在地上風乾,那陣子家裡都是大海的味道。」

 

輕巧的材質和造型,小小孩也能輕鬆使用,是玩具,也是淨灘工具。她們也設計出一套遊戲規則,希望親子在海灘玩樂後,用CleanUp收集一桶垃圾回收。桶子設計成摺疊造型,桶身還有方便濾沙的孔洞,希望在拉升過程中,讓小朋友感受垃圾的累積和造型變化的樂趣。



「大人的思考會想賦予事情很多意義,對小朋友來說,不見得這麼快就能吸收,還是先從玩樂體驗的方面著手。」她們期待CleanUp是一個契機,不要太教育,也不要太沉重,從好玩開始,也許孩子會好奇為什麼用海藻製作,因而開啟關於環境的親子對話。

 

環保是門好生意?

 

曾有人問她們,塑膠哪裡不好?鄭巧琪說:「塑膠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只是它應該被好好的回收,我們是希望減少塑膠的使用,找到相對環保的材質。」至於海藻紙的未來值得繼續探索,如果設計要商品化,也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調整。

鄭巧琪、曾鈺婷和李郁欣(右至左)期待 CleanUp 是個契機,從好玩開始,開啟關於環境的親子對話。汪正翔 / 攝影
有趣的是,100%純污水製冰所和CleanUp最初都是一次性的設計想像。鄭巧琪說:「因為海藻可以自然分解,所以最初設想CleanUp是一次性的工具,但如果要商品化,還是希望盡量被回收重複使用。」洪亦辰也提到,設計100%純污水製冰所時,比較執著在如何透過設計傳達意念,還沒有顧慮到包裝、模型和材質的環保考量。

 

問她們如何看待市面上眾多以環保為名的商品?洪亦辰笑說,其實之前也有接到委託,但她都推掉了。「我覺得過程需要製造很大量的垃圾,不想再做這樣的事情。而且重點是你買這個東西回去,好看是一回事,你會能用它多久?」CleanUp團隊也有類似的看法,「現在很多商品的營利價值大過商品本身,它被創造出來的原因很多時候是為了賺錢,但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

 

倡議可以創意點

 

連續投入環境議題的設計,洪亦辰笑說確實會有被框住的危機感。目前她正投入「台灣百大污染水源冰品圖鑑2.0」,除了延續環境教育,這次她會加入設計和印刷知識,期待升級後的圖鑑也能當作好上手的設計工具書,「你可以拿去做環境教育,也可以拿去印刷廠溝通印務,我還是要讓它回到設計。我發現大家還是只看到表面的環保,很少人看到後面的創意策略和設計思考。」

 

就像撕開冰棒包裝後的衝擊,洪亦辰也希望圖鑑2.0有另一種驚喜。「如果這個時候我再給大家多一點資訊,告訴你可以怎麼觀察環境、從生活中尋找議題,這都是創意開發。設計師用設計概念去傳達社會議題,如果你是別的角色,你能為社會做什麼?」



對洪亦辰來說,100%純污水製冰所還有更多延伸的可能。「我當時就設定它不只是一個畢業製作,它的可能性是一個圓,可以有環保、教育、企業、印刷各種面向,所有的人都可以來找它,都可以參與它,只是哪個面向露出比較多而已,就看大家怎麼看待它。」

 

從淨灘而生的兩件設計,除了動手動腦的樂趣,也是一個親近海洋的邀請。就像台東的海,是洪亦辰的成長記憶,後來她跟著RE-THINK前往基隆大武崙,參加人生第一場淨灘,她形容那是很熱血、很舒服的經驗,「走到現場,你才會想去改變。」

 

明天來臨之前,她們用設計思考如何永續。

 

同場加映

北極海遇見亞洲鐵鋁罐…這不塑我們的海

只租不賣的青瓢杯:塑膠不環保,紙杯比較好?

圖片提供:
汪正翔、海廢圖鑑、RE-THINK

黃詩茹

黃詩茹

文章 70

畢業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宗教研究所。 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文字企劃、採訪撰稿。 願以文字堆疊出一條小徑,通往有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