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創業與人生的神隊友,專訪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賴以威、廖珮妤

by  陳姿樺 | 陳芷儀



採訪這天,陽光均勻灑落在午後的臺北市,走進數感實驗室辦公室,窗明几淨的辦公空間,角落四散著與數學有關的書籍及模型。或許是珮妤和以威的熱情所致,我們對數學害怕的一行人進到這裡,竟也感到和煦溫暖。

 

目光游移之中,被置放一處的擺飾吸引,上頭寫著 “ Math is like love, a simple idea, but it can get complicated. ” 數學像愛一樣,簡單純粹的想法,卻也可能變得有點複雜。這句話像極了廖珮妤和賴以威的關係,由愛出發,一路走向家庭、創業,這看似越來越複雜的生活,回探背後仍是一份簡單的想法,一份愛。



在生活裡「看見數學」

 

兩人將這份愛實踐在共組的家庭裡,也實踐在攜手創業的數感實驗室裡。數感實驗室自 2016年成立,以推廣數感教育為目標,期望改善台灣體制內教育下,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誤解、害怕數學的現況。

 

數感實驗室的共同創辦人之一賴以威,同時也是師大電機工程系副教授。一個大學教授,為何走上數感推廣之路?原因來自於父親的影響。賴以威的爸爸是國小主任,生前以推廣趣味數學教育為志,2009 年父親過世後,賴以威承接了父親的遺志,開始撰寫數學科普文章。



這一寫,寫了許多年,主題從婚禮紅包公式到擲筊機率,各大網站幾乎都能看到他的文章蹤跡。身為精通數學的學者,他寫的文章多半適合成人閱讀,直至他遇上了廖珮妤,這個畢業於師大公領系,對寫教案得心應手、曾在微軟任職的創意腦袋,一切才開始慢慢產生質變。

 

「以威爸爸有說過一個概念,他說生物跟化學都有實驗課,為什麼數學沒有?」珮妤身為從小害怕數學的文組生,公公這一番話,她聽得比以威更有親身感觸。於是,2016 年,她推了每天埋首寫稿的以威一把,兩人同心共創數感實驗室,目標從國中、小學生著手,希望讓他們發覺數學的有趣與實用。

 

起初只有兩人的團隊,除了賴以威持續在粉絲專頁上發布數學科普文章,廖珮妤也開始舉辦實體活動,把實驗的概念帶進數學課。在「數學實驗課」裡,數學不再只是一道又一道的計算題,而是插花、剪紙、調配紅茶甚至是數鳳梨上的果目等各式各樣的實作,背後全都是相對應的數學概念。



「數學讓人覺得不容易被親近,是因為大家都以為它只能是抽象思考或紙筆計算的東西。」廖珮妤說。除了各種實體活動,他們也與各界合作桌遊、書籍、設計課程,為的就是能讓更多人看見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培養起人人都需要的「數感」。

 

數學不好?先培養數感吧

 

什麼是數感(numeracy)?賴以威和廖珮妤先笑說,這是得花上兩個小時講解的演講題目,但隨即舉出各種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賴以威以 Covid-19 疫情為例,指出對數學直覺理解能力越好的人,越能夠抵抗假消息的影響;廖珮妤則說過去的自己很愛看星座,後來才發現星座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統計學,例如若說某星座最容易當上國家元首,很可能是因為該星座人口比例最高等原因。

 

「還是會有星座的存在,可是你用數學去解釋它也通,而且可能是更合理的解釋。」賴以威進一步補充,不見得要經過繁複的計算,只要面對數字有一定的敏銳度,那就是數感,也是讓每個人更理性判斷的重要能力。





幾年推動之下,他們在各種地方看見「數感」的影響力發酵。賴以威拿出手機分享一次演講時學生的好評回饋,也談到一直以來受到其他老師與學校的鼓勵,「我還蠻喜歡被鼓勵的(笑),所以就想再繼續做做看,把它做得更大、更好。」廖珮妤則說到團隊中有同事本來很怕數學,沒想到持續做著,也自然而然培養起一身數感。

 

其實,轉變的不只是同事。賴以威望向太太,談起他眼裡她的改變,「我覺得她很厲害,早上看到牙刷,我跟她說這是勒洛三角形耶,她就說『對』,但她以前應該不知道。」旁人眼裡暗號般的數學名詞,卻是他們再尋常不過的日常,也是他們這些年努力推動數感教育的最佳證明。

 

創業與家庭的平衡,比數學更難

 

然而,有些難題是儘管兩人擁有強大的數感能力也難以解決的,例如一天就只有 24 小時,究竟該怎麼妥善分配給家庭與創業。



回想起 2016 年創業的兩人,在經營一年多後便有了孩子,面臨蠟燭兩頭燒的窘境,他們做出取捨,把重心回歸家庭,數感實驗室也就此停擺。停下的腳步直到 2020 年才又動起來,孩子們長大了,廖珮妤回歸職場、擴大團隊,也才有了後續的推進與成果。

 

創業歷程中,兩人角色清楚分工,賴以威的定位偏向創作者,負責產出內容;廖珮妤則是承擔內容生產外所有事務的創業者,舉凡行政、行銷、團隊內外的協調等皆一手攬下。一切辛苦,賴以威都看在眼裡,「她負責公司大大小小的營運狀況,我身為旁觀者,看著真的覺得⋯⋯好累。」他開玩笑說自己「很虛」,「如果十一點以後才睡,我可能就會精神渙散、心情不好。可是有時候我半夜稍微醒來一下,會看到外面的燈是亮的,隔天起床,就會看到她四點發的信。」廖珮妤一旁偷笑,接著說,「創業真的非常難,我是不是要叫大家不要創業(笑)?」。

 

儘管辛苦,但問他們:「再給你們選擇一次,還會想創業嗎?」兩人想了想,結論是還是要再跳進創業這個坑。

「幾乎每兩三天,我就會問自己『為什麼要創業呢?』但是我覺得會創業的人,就是會創業,」廖珮妤笑著說那大概是一種天性,想要實現理想的慾望,逃也逃不掉。也許就像賴以威所說:「不創業好像真的比較輕鬆,可是創業才能真的幫我們做到想做的事。」

 

找回孩子眼神裡的光

 

他們想做的事,無非是讓在體制內找不到學習樂趣的孩子,重新找回眼神裡的光芒。而身為一起養育孩子的父母,這份工作當然也埋藏了他們對自己孩子的期待。廖珮妤說,自己的孩子還小,對世界充滿了探索的熱情,她盼望能延長這份好奇心的保存期限。

 

「我在國小觀察到,年級越小互動越熱烈,到高年級時,氣氛就落差很大,他們變得安靜,臉上的情緒跟表情都很少。」她分享深入校園第一線的觀察,不願看見這樣的轉變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我希望他們不要把知識當作考試工具,而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青春跟童年是最可貴的,他們花費最多時間在學習上,應該值得更高的價值。」



賴以威說起三歲的兒子,已經可以數數到四、五十,言語間盡是父親驕傲的笑容,「他走在路上會去找圓形,水溝蓋、交通號誌、車輪等等,也許他並不知道這些數字、形狀真正的意義,只是覺得很好玩、是有趣的事情。」孩子不必在考試成績上出類拔萃,只要能對學習保持開放、好奇的心就足矣,無論在家庭生活中,或是創業的路上,這都是兩人合意的教育方針。

 

「因為自己有孩子,所以在做教育時,更具備了良心(笑)。」廖珮妤這麼說。比起公司營利,更重視對教育與產品的把關,因為那不只是為了別人的孩子,也是為了自己的下一代所做的堅持。

 

這些年,翻轉教育等創新的教育方式在臺灣愈趨流行,兩人雖身為趨勢中的一員,卻也並不認為傳統與創新教育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因為每個孩子的需求不同,當教育百花齊放,才能讓他們才能從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管道。

 

是工作、也是人生的神隊友



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另一半同時是工作夥伴的感覺是什麼,賴以威與廖珮妤便曾遇過旁人投以「夫妻創業可能拆夥」的看戲眼光。但他們說,因為彼此角色的明確分工,創業以來其實沒有過太大的爭執,「誰在這件事上花了比較多時間,是最後要負責任的人,那這個人對這件事就擁有最強的決定權。」賴以威點出他們的神隊友心法。

 

只是,在被問起如何處理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時,廖珮妤難掩情緒,哽咽了一會兒。「其實最近我才在跟以威說,我覺得家庭的部分有時候沒有顧好。」廖珮妤如是說。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女性,在工作與家庭間分身乏術,想把工作做好的同時,卻也總忍不住對孩子與家人感到愧疚。



回歸創業這兩年,他們在家庭的角色完全改變,原先廖珮妤幾乎整天在家陪伴孩子,現在在公司的時間卻越來越長,只慶幸另一半是個非常照顧家庭的人,「我們各有互補的地方,會互相 cover 那個位置,像是一個球隊的感覺。」當廖珮妤晚上十點才能回家,賴以威就負責張羅晚餐與哄孩子睡覺。對他們而言,當一人無法抽身時,另一人就自動留守家中,這再自然不過,沒有性別分工,只有隊友的互相補位。

 

雖然,在網路上搜尋數感實驗室,出現的資訊多半以賴以威為主,廖珮妤相對隱身幕後,但他從沒忘記透過各種機會感謝她的付出,「我覺得她比我細心跟體貼非常多,比方說數感嘉年華,如果沒有她這麼細心地去統籌,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除了活動,跟團隊的協調、公司的營運方向與視覺設計、賴以威做不來的行政與其他事務,沒有廖珮妤,這條名為「創業」的等式大概永遠不會成立。

 

漫漫人生裡,能夠遇到如此互補的另一半的機率是多少,不曉得數感能否解答?但能肯定的是,他們仍然一起在這之中尋找著平衡。廖珮妤更談到,未來若有機會,她希望打造親子友善的辦公空間,讓孩子能和爸媽一起上班,或甚至研發出能讓家長和孩子共學、自學的教育方式。





對理念的堅持,讓他們即使辛苦,也不願停止追求更好的未來。廖珮妤笑說,在工作上遇到瓶頸時會告訴自己:「可以養小孩,就不會覺得創業是一件難的事情。」而在擔任母親角色感到疲累時則安慰自己:「沒有事情比創業更難搞的了。」奔忙的生活中,偶爾還能幽自己一默,如此高情商,再難打敗的怪,他們大概都不怕了。更何況,彼此還有最可靠的神隊友呢。

圖片提供:
汪正翔、數感實驗室

陳姿樺

陳姿樺

文章 13

現為政大傳播所學生、耳草人內容工作室文字編輯。不太確定未來能不能以文字養活自己,但當前目標是不要失去寫字的能力(論文和採訪都是)。

陳芷儀

陳芷儀 https://www.chihyi.work/

文章 26

政大傳播所畢,耳草人內容工作室創辦人暨內容總監。一個理性大過感性、熱愛自由與獨處的天秤座,懶散的成長型人格。以文字賣藝,寫人物專訪、寫歌詞、寫各類文案,擅於規劃內容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