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火藥庫的溫柔 張桂越霸氣辦周刊

by  駱亭伶
記者一定要把自己種在現場,才能發芽。

人家寫巴黎多浪漫,她卻偏要巴爾幹!渾身火藥味的張桂越,至今仍常被誤認為戰地記者,三十年來堅守新聞現場。從台灣到倫敦再飛巴爾幹半島,從資深駐外記者,成立一人通訊社到創辦《周刊巴爾幹》,她始終相信,沒有記者,就沒有現場。

 

「媒體,沒什麼了不起,就是一道橋,讓讀者從這裡通到哪裡去;而記者,就是擦掉錯誤印象的橡皮擦。」

位於三芝的家就是張桂越的雜誌編輯台,她懷抱著媒體人的使命感,把重要的事傳遞回台灣。林敬原/攝影

新聞豪賭客    三芝連線巴爾幹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資深新聞記者張桂越非但不死、拒絕凋零,還開花結籽;從巴爾幹到三芝,以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可負天下人的氣魄,在臉書上募集了五萬元就辦雜誌。 爬上海邊小屋的二樓,連結著開放式的廚房的客廳當編輯室,張桂越在面對陽台的書桌和電腦前企劃、邀稿、改稿,通通一人包辦:新收養的幼貓,就在她腳邊喵喵吵著吃奶,很難想像從2012年9月開始,已經出版了六十八期。

 

 

最新一期的印製時間延了兩次:直到金援到,張桂越一通電話打到印刷廠,那一頭的印刷機才ㄎ一哩框啷的轉動。張桂越不諱言,「我這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去年底週刊已調整為雙週刊。在這紙媒日漸式微、閱聽習慣轉向網路的年代,以個人之力辦週刊,又是冷僻的巴爾幹,已經近乎人生豪賭的程度。

 

「我還想辦日報呢,親愛的,我是做新聞的,以前做電視,現在我玩不起,不然要我怎麼樣嘛?」

 

 

走過最好的年代     媒體老兵不妥協

 

張桂越任職香港傳訊電視倫敦分部主任,手下分別有三個大陸、台灣和香港記者,一組十人;當時香港傳訊電視風光開台,立志做華人世界的CNN。那兩年,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張桂越的Pay相當於一個英國教授的薪水,是她記者生涯中最被尊重,也是最幸福的時光。兩年後,傳訊電視見登「陸」無望,轉賣給台灣的經營者,倫敦、巴黎駐點一一撤掉。曾經滄海難為水,待過「老三台」,熟悉台灣電視生態的的張桂越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張桂越就像派駐異國邊疆的將軍,被解除兵權;不僅沒有卸甲歸田,反而飛到更遠的巴爾幹半島,挖個坑、將自己種下,成立台通社,這一去就是十一年。

本月20日土耳其發生自殺炸彈恐怖攻擊,張桂越親赴現場,遇見當地電視台ATV主播。

「記者一定要把自己種在現場,才能發芽,否則都是表面功夫。」因採訪斷交新聞而與巴爾幹半島結下了半生緣,張桂越說,紮根下去,題目多得像果子掉落,撿都來不及;現在回台辦週刊,只是把過去採訪建立的人脈、資源吐出來,透過敏銳的新聞鼻,重新反芻。

 

「希臘的題目就是自己掉下來的呀,我哪知道它會出那麼大的事。」張桂越的作者群頗有來頭,有前鄰居—阿爾巴尼亞的前外交部長、保加利亞英文日報總編……,當希臘出事情,她一通電話打給老朋友:「保加利亞俗語說,農夫家的牛走失了,鄰居們都很高興,說說你對希臘破產的看法吧。」

 

 

希臘破產     第一手報導

 

不光只有政治或媒體人物,作者群中也有一般學生、主婦,原本是銀行主管的帕太太是嫁到希臘的台灣媳婦,張桂越不要她寫嚴肅的專論分析,鼓勵她以日記形式紀錄希臘公投期間的所見和心情。從到被擠爆的超市為小孩預先囤積感冒藥;到銀行宣布限制提款金額(一天只能提領60歐元)跑了好幾個ATM才領到錢,目睹擔心提領不到年金的老人跌坐在地、痛哭失聲……,透過這些有溫度的細節,更能了解希臘破產對當地民生經濟的影響,以及人的真實感受。「這並非花很多錢就可以做到的事。」

 

 

張桂越在新聞界的老朋友不少,有資深媒體人對他說,「大姊,我為你擔心耶,我們一播國際新聞收視就往下掉!」張桂越依然砲火猛烈、不假辭色,「先問問自己給台灣觀眾的是什麼內容吧!」紐約一有大風雪,八個電視頻道都是清一色的風暴新聞,不管電視或是網路,消息來源都是CNN等外電,自己沒有觀點,沒把專業做好,一味罵觀眾也沒用。

 

 

張桂越坦言,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台灣觀眾還是覺得巴爾幹半島是個危險的火藥庫,因為媒體只報導南斯拉夫戰爭、波士尼亞殺戮,卻沒告訴讀者,位於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美極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單面的。」,她有責任告訴大家那裡有吃、有喝,還有很酷的詩歌節和電影。記者做的不只是呈現,更要擦掉錯誤的印象,別人不做,她堅持一點一點的呈現巴爾幹的多元風貌,反應的正是她內心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也是她辦雜誌的初衷。

 

歐洲通道     直擊難民潮

 

許多人好奇,在台灣如何掌握巴爾幹半島的脈動?24小時開著的CNN,還有臉書,隨時都能給她找題目。像近來歐洲爆發北非、中東難民潮,她看到CNN的LIVE記者跟著義大利海巡署出海,遇到來自非洲的難民船,直接跳到船上去訪問難民,張桂越直覺這正是她該做的事。

 

但沒錢沒人要怎麼搞?她馬上聯繫一位嫁給馬其頓人又到北京念博士的特約作者,問了幾個問題,連線了一位被譽為難民之母的臉友,聊著聊著便聊出一篇獨家專訪。

敘利亞高中生,在土耳其邊城Gaziantep上學。

原來共產國家的鐵路交通都修得極好,且彼此跨國串連,過去蘇聯的地鐵跟馬其頓的鐵路都相通。近來因為內戰,敘利亞難民逃到土耳其、希臘往上走,都想透過這條大鐵路通往東歐或德、法。 這位臉友的家後門正對著鐵路,眼看著一對對難民經過,便在後院放鞋子、水和麵包,透過村人的耳語,難民們開始知道到那裡去找吃的,有一天甚至還幫忙接生了一個小孩。這位臉友在歐洲越來越有名,幾乎變成泰瑞莎修女第二,連紅十字也因此開始出面協助。

非洲查德、達福爾難民營,與維和軍及查德軍合影。

「她家後院就是新聞現場!」隨口一問,挖到獨家新聞,張桂卻認為這是應該的。因為記者本來就應該要挖掘新聞而不是抄新聞,把獨家新聞當作炫耀很是幼稚。她更開心的是,做新聞工作,永遠可以學到新的東西;從中她更確信建立平台的重要,有駐點,貨物才能發出去。做雜誌也是一個平台,只要存在,便能夠暢通通道,尤其巴爾幹半島是歐洲的通道,牽動著的是歐洲的過去與未來,影響全世界與台灣十分深遠。

 

關關難過關關過     尋找一份希望

 

「全世界都會用難民悲歌來為這則新聞下標,但是我覺得他們尋找的是一份希望。」或許因為父親是牧師,張桂越總是能夠在險惡的環境中保持一份樂觀。 張桂越坦言一期十二萬的成本,確實壓力很大。但是一路上有不少人出手相助,讀者的捐助、印刷廠老闆願意讓她三個月後再付帳單,大塊出版社的郝明義給予編輯上的建議,以及許多各界老友,只問借出、不問歸期的相挺。甚至許多校友會特別訂閱,指名捐贈給母校圖書館,都鼓勵她繼續。

 

 

「如果全台灣甚至華人世界的圖書館都能訂一份,我就吃不完兜著走了。」張桂越興奮的說。《周刊巴爾幹》,是張桂越以資深新聞人的身份寫給台灣的情書,裡面沒有甜言蜜語,卻蘊含著開闊的心靈與眼界,傳來的不只是巴爾幹的心跳聲,更是一份青春不死、對於自由永恆的追尋。

圖片提供:
林敬原、張桂越、游千禧

駱亭伶

駱亭伶

文章 3

喜歡寫人,養5條狗。 採訪是忠實的聆聽,寫稿是角色扮演,在兩者之間捕捉光輝與幽暗的細節,人生的可苦可樂。在拆解與建構中,繼續寫著。 曾是旅遊記者,現為獨立文字工作者,代客寫字、寫信。不時為《商業週刊》alive、《小日子》享生活誌寫稿;著有《製造有機的幸福生活》,也是《出走,女人必訪的12個夢想地》、《當花開的時候》、《認真,20個突破生命框架的故事》、《台積電的綠色行動》、《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的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