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王心心撥唱心經 聽見時間的淬鍊

by  陳苓云
錄製《心經》專輯,是修行,是圓夢,也期望能安撫都會人躁動的心。

望眼欲穿,大概還不足以形容樂迷痴痴等待的心情。然而,整整三年的策畫和錄製,一年的引頸盼望,卻讓南管藝術家王心心這張心經專輯《此岸彼岸》,更加圓滿。

睽違6年《此岸彼岸》風潮發行

原本預訂2013年末發行的心經專輯,因各種意料之外的原因延宕,千呼萬喚,終於要在2015年3月前後推出,由風潮唱片發行。



心經專輯收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衣大士神咒》、《南海觀音讚》三首與觀世音菩薩相關的南管曲目。除了《南海觀音讚》,其餘皆由王心心新編,光是譜曲就費時八個月。為佛經譜寫南管曲目,不僅是藉藝術之美吸引更多人靜心聆賞經典哲理,更是王心心為虔誠向佛的母親而作。

2014 《靈山台北-生活裏的心經》在中山堂光復廳演出。張詠捷/攝影

奇異夢境     預示好事多磨

她從小聽著母親每日念誦心經,即使一個字也不懂,卻為那自然流轉的聲調著迷。成年後,尤其是成為南管藝術家後,就想著有朝一日要為心經譜曲錄音。

「決定錄製心經後不久,我做了一個特別的夢。」夢中的自己,被一股力量托離床面,升至高空中,開始三百六十度緩緩旋轉,停止後,又在穩定的支撐下降落地面,然後轉醒。「雖然是作夢,意識卻非常清楚,墜落時,心情也相當平靜。」

手抄心經讓她思緒更平靜。陳苓云/攝影
為了表示敬意,她進錄音室前半年就開始吃素,請鑽研佛法多年的藝術家奚淞講經,並經常手抄心經,讓心緒沈靜。每次錄音前,也必定打坐冥思,鎮定心神。

每回錄製完畢的DEMO帶,王心心總會一再反覆聆聽,過一段時間再重聽,總有不滿意處,於是又進錄音室重錄。「我已經不敢去想錄音費最後結算是多少錢。」她苦笑著說。

藝術家的堅持不能打折,尤其是面對心經。過程中,詮釋佛經的唱腔,由縹緲含糊,修正為清晰踏實,演唱時將每字拆解為字頭、字腹、字尾,在行腔過字之間,將經文深深刻印在心頭。

缽音的加入,清脆空靈,可謂神來一筆。最初的錄製版本,只運用琵琶、三弦等傳統南管樂器,專輯收音前夕,錄音室機器意外故障,讓王心心有更多時間思索音樂表現的可能。為了找到最適合的音高,她一口氣買下九口缽,反覆試音,淘汰音質過於沉重的銅缽,最後僅餘兩只水晶缽可用。
加入水晶缽的音色,讓整首曲調更加完整圓潤。陳苓云/攝影
在金門翟山坑道裡演出南管,另有一番風雅韻致。 張曉雄/攝影

歡愉讚頌   到達極樂世界的慶典

曲目順序的安排,也全面翻轉。主曲《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率先出場,由緩慢沈靜轉而快板熱鬧的節奏,象徵到達極樂彼岸的歡愉;續接消災解厄的《白衣大士神咒》,最後由歌頌菩薩功德的《南海觀音讚》沉靜收尾。

王心心說:「原本是希望慢慢鋪陳,所以將壓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放在第三首;跟不同領域的友人討論後,從聽眾的角度考量,才有了不同的思考。」鮮明的節奏,與平緩的佛曲做出風格區別,帶來更多聆賞樂趣。

此外,專輯也收錄王心心親筆抄寫的心經樂譜,更具收藏價值。所謂好事多磨,這張原意獻給母親與菩薩的禮物,卻帶領王心心在反覆琢磨的修行中找到平靜,並將這份喜樂化作素樸唱腔,安撫城市中人的躁動之心。

 

圖片提供:
心心南管樂坊

陳苓云

陳苓云

文章 38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