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紀淑玲 讓孩子領略掌中乾坤大

by  王則文
巧宛然透過掌中翻轉出來的藝術,為孩子們打開新的視界。

士林區平等國小位於陽明山山腰,每年級只有一個班,是個迷你小校,但是盛名卻飄洋過海,讓日本人都願意特別邀請他們,參與藝術季的演出。這群孩子是靠著自己的小手,舞動布袋戲偶,來豐富他們的童年;而紀淑玲老師則扮演著孩子們幕後的推手,呵護著劇團的成長,來發揚她熱愛的台灣文化。

 

 

與布袋戲的一見鍾情

平等國小的布袋戲團名為「巧宛然」,是由已故的布袋戲大師李天祿「亦宛然」戲團中分支而出。1988年,當時時任平等國小音樂老師的紀淑玲參加了西田社的布袋戲課程,一下子玩出了興趣,便將課程帶入了校園中,成立這個前後臺所有演出都由小朋友擔綱的布袋戲團。

當初為什麼會對布袋戲如此著迷?紀淑玲說,其中有幾分的巧合。那時教音樂的她,覺得如果能接觸一下戲劇的領域,或許可以讓音樂更具故事性,於是想要找一類戲劇著手,恰好看到了西田社的招生廣告,就能這麼一頭栽了進來。當時,她的朋友聽到她學布袋戲,馬上潑冷水,說那是個無聊的玩意兒。「可能我的個性就很反骨吧!被他這麼一講,我反而更覺得我就要努力去學。」紀淑玲開玩笑的說。

 

 

實際上,布袋戲吸引她的部分是全面的,她對操偶的技術感到有趣,也對戲臺的美感到讚嘆。在平等國小的練習室裡,便擺著一座精雕細琢的傳統戲臺,因為重量較重,甚少搬出去進行演出,紀淑玲戲稱它是「鎮館之寶」。鎮館之寶上頭的雕花、佈景,在紀淑玲眼中是將傳統廟宇建築的美學都濃縮在這小小的戲臺中,是項不可思議的美。

接觸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世界,是紀淑玲從布袋戲中得到的另一項收穫。她回憶,早年曾經有位陳樂人導演,為了拍攝當時戲院要用的國歌影片,聯絡巧宛然拍了幾個鏡頭。透過短短幾秒鏡頭結緣,陳導演後來居然自費花了三年時間,用16mm的底片為巧宛然拍出了一部紀錄片。類似這樣認識一個知音、一個熱情靈魂的經驗,總是讓她無比的感動。

 

戲團經驗   孩子的無形寶庫

或許正是因為紀淑玲對布袋戲之美的認識較為寬廣,巧宛然的一向希望帶給學生的收穫,也不限於培養「演布袋戲」的人才。實際上創團26年來,真正進入布袋戲團工作的學生只有一位;加上後來去唸戲劇系、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人數依然相當有限。但是老師們對此不以為意,因為小朋友有了自己演出的經驗,在欣賞傳統布袋戲時,自然就比一般觀眾更能看見其中的精彩之處,這種鑑賞能力,就是他們的一大收穫。

 

 

紀淑玲細心地保存了許多過去教學的紀錄,翻開來一看,孩子的創意與能力都展露無疑。很多學生用筆描繪出他們最熟悉的戲偶,雖然只是簡單的素描,但戲偶服裝、表情的特色卻都已具體而微;也有學生學會了音樂創作,自己哼哼唱唱兩、三語,由紀淑玲記成樂譜,後來巧宛然新編的布袋戲劇本中,就採用過小朋友的創作;還有學生組成小組,負責採訪由亦宛然前來教學的師傅,再整理成訪問稿。音樂、語文、繪畫的能力,都在參與劇團運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培養出來。

當然,比學科能力更有價值的,是一些無形的東西。例如練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出來的合作意識,就十分寶貴。

「布袋戲人家都說是三分前場、七分後場,兩邊的搭配非常重要。」紀淑玲說。巧宛然的師傅個個都是行家,儘管團員只是孩子,要求卻一點兒也不放鬆。常常發生前後場沒有配好,於是全團都得延長練習時間的過程,有些小朋友坦言他們當時心中總是埋怨「好衰」,可是當大家越來越有默契,配合越來越完美時,孩子們了解到合作的重要,也對師傅的教誨更加感激。

 

 

學習潛力無窮   成就巧宛然的驕傲

巧宛然帶給孩子們的收穫豐富,但是比起大人,孩子更不容易受控制,要教他們學會這麼複雜的技藝,總讓人好奇可曾帶給教學者挫折感?紀淑玲淡淡一笑,承認小朋友的管理是比較困難,尤其是現在的孩子更難專注。「像我們帶團出去表演,空閒的時間小朋友都低著頭在滑手機!」紀淑玲感嘆:「連山裡的孩子都這樣,少了很多觀察周遭的機會。」

但是,這點小挫折從來沒有讓紀淑玲感到灰心,因為她喜歡小孩子演布袋戲時獨有的特質。例如1997年的時候,有齣戲叫《拿飯匙抵貓》,因為唸台詞的文戲多,紀淑玲做了當時算大膽的嘗試,就是讓操偶師也偶爾到台前,與戲偶同台演出,更特別的是,這個需要粉墨登場的角色,是由小男生反串女角。當負責演出的孩子,以未經變聲的童音完美表現時,就帶給臺下觀眾無比的驚艷。

 

 

其實,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往往也超過我們的想像。紀淑玲舉例說,像布袋戲團在廟會表演時,正戲之前都會有一段「扮仙」戲,演出八仙或福祿壽三仙的小故事,有酬神、祈福的含意在其中。一般而言,都是正戲已經練到十分熟練了,才有時間去練扮仙戲,而巧宛然的孩子們曾經有幾屆就曾經把扮仙戲都練起來,成績一點都不輸給職業劇團。

巧宛然的好表現連外國人都敬佩。十年前,巧宛然就曾經獲得日本飯田偶戲節的邀約,出國表演;今年透過友人的拉線,偶戲節又再度邀請巧宛然赴日,整個戲團為此正努力的加緊練習,目前正戲《石頭魚》已經練得差不多,扮仙戲也練好了頭尾,在出國巡演時應該可以完整搬演。同時,老師們也透過安排巡演、尋求贊助的方式,努力地籌措赴日的經費,希望孩子們的汗水,能夠代表台灣走向世界。

 

安居山林   專注中提煉出美

 

巧宛然成立至今26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紀淑玲也從孩子口中的「紀媽媽」升格為「紀奶奶」。平等國小是她第一所任教的學校,而直到退休,除了有四年調到天母服務外,其他時間都是奉獻給平等國小以及巧宛然。

在生活機能不便的山中能夠待上大半輩子,對許多人或許難以想像,但是對喜愛山居歲月的紀淑玲來說,卻是甘之如飴。因為這裡的青山綠水,給予了紀淑玲許許多多的靈感。「巧宛然是幾個傻瓜的一路堅持。對我而言,最喜歡的是住在山裡、走在山裡,寫下山林裡的歌。」她如是寫道。

紀淑玲住家後方是「鵝尾山」,山上有清道光年間開鑿的「坪頂古圳」,從擎天崗上引山泉做為飲用水和灌溉之用。她常常沿著水圳旁的山道散步,累積創作靈感。在她發行的第一張音樂專輯「鵝尾山e眠夢」中,有山林間的飄逸、有平等里的傳說故事、有她在平等國小任教的心情…在在都聽得見山中生活帶給她的感悟,到今年也再推出第二張創作專輯「鈴鈃仔花–紀淑玲的山林之歌」。

「鈴鈃仔花--紀淑玲的山林之歌」專輯裡,紀淑玲空靈又溫潤的歌聲,讓人沉浸詩意幽微的氛圍。

這幾年,台灣出現少子化的趨勢,山區受到的衝擊尤其明顯。平等國小的招生人數不斷減少,成為未來巧宛然能否存續的隱憂。然而即便如此,紀淑玲覺得未來到都市中去重起爐灶的機會十分有限。如何讓巧宛然的成就能延續下去?

紀淑玲:「這一切就順其自然吧!但我很希望山上能夠有一個適合偶戲演出的小劇場,讓巧宛然長大的團員能夠在工作之餘,有機會可以再跟大家一起演出,也讓上山休閒的朋友,除了好山好水,還可欣賞優雅的傳統布袋戲,享受這份土地與人文的饗宴。」

山居多年的她,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仍然念茲在茲!

 

圖片提供:
巧宛然

王則文

王則文

文章 19

網路上用reke當名字,中文系畢業,什麼都愛沾,定不下心上班的長髮弱書生一名。長期書寫旅遊報導、電影評論,也擔任網路電影論壇管理者和維基百科社群的經營工作。重度的網路使用者,尤其喜愛宅在電腦前敲鍵盤塗塗寫寫,把自己心中關切的議題、熱愛的事物,透過文字散佈到讀者的腦海裡,甚至期盼能感染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