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紙本雜誌越來越珍貴,我們想滿足還需要雜誌的人,哪怕只有一小群 專訪瑪蒂雅創辦人陳英仁、Simon
by 徐韞涵
走逛台灣大小書店,架上陳列著種類多元、來自世界各地的雜誌,已然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風景。不過鮮少有人注意到,任意拾起一本外文雜誌,書本條碼下方大多印有一行小字:「瑪蒂雅外文雜誌」——這行字能帶我們追溯到引進外文雜誌的重要推手。
瑪蒂雅有限股份公司(Multi-ArtsCorporation)由陳英仁、Simon於1989年共同創立,秉持著「滿足讀者對於『知』的渴望」的信念,瑪蒂雅勤懇走過35個年頭,為台灣讀者引進設計、財經、影視、音樂、影像、人文等多達3000個品項的雜誌。
如今,瑪蒂雅功成身退,交棒給同樣喜愛雜誌的新生代,我們有幸邀請創辦人陳英仁與Simon聊聊瑪蒂雅的誕生,以及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愛聽搖滾樂的小伙子,成為外文雜誌代理佼佼者
早晨拜訪瑪蒂雅位於松江路的辦公室,一落落雜誌堆在門口,準備運送出去。正埋首搬運的Simon見到我來,客氣地引我入內:「陳先生在樓上,你們可以先開始。」辦公室幾乎搬空,陳英仁坐在陳年黑色皮椅上,親切和藹地說起瑪蒂雅誕生的故事。
在著作權觀念尚未普及的台灣社會,市面上充斥著翻印的書籍與翻拷的唱片,大多時候,人們用低廉的價格就能享受創作者的作品;一直到七〇年代初期,隨著版權意識高漲,本土與進口唱片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陳英仁與Simon早年是唱片公司同事,熱愛搖滾樂的兩人,有感於在書店尋找音樂相關的原文書時經常碰壁,下定決心自己創業,從自己對於「知」的渴望出發,也為其他有需求的讀者們服務,進口相關書籍。
1989年,兩人共同成立瑪蒂雅,同年,吳清友先生創立了誠品書店。起初,瑪蒂雅的代理項目以音樂、電影相關書籍為主,然而,由於販售價格始終不敵當時頻頻擴店的誠品書店,他們決定轉而專攻歐美雜誌與樂譜,種類也慢慢擴及至時尚、人文、科技、電腦等領域。
轉往雜誌發展是1994年前後的決定,距離陳英仁口中2000年的外文雜誌風潮,還有六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在試錯中逐漸掌握台灣讀者感興趣的雜誌種類與話題,成為外文雜誌代理的佼佼者。
雜誌的黃金年代與命運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讓許多人對外文雜誌的需求大增?除了人民知識水平與語言能力日漸提高,網路也是關鍵之一,「雜誌與書籍不同的地方在於,雜誌提供了特定領域裡的多元新知,在網路不那麼發達的時代,透過翻閱雜誌,你能很快速的知道最近大家在討論什麼、國際間正在流行什麼。」陳英仁溫和寡言,但說起一路走來對於雜誌產業的觀察,侃侃而談。
在雜誌市場競爭激烈的時期,業者們紛紛使出創意十足的行銷手法,陳英仁回憶,「買雜誌送東西的形式,在三十幾年前就有了,有的雜誌會送飛盤、腳踏車雜誌送運動襪或是零件,音樂類型的送pick⋯⋯」當年,他們還引進同志雜誌,獲得很好的迴響,在保守的社會風氣下,這是十分有先見之明的決定,陳英仁謙虛地說:「讀者有需求,我們就會盡力滿足。」
可惜雜誌的黃金年代隨著數位時代來臨而漸漸沒落,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疫情。2020年,疾病蔓延全球,雜誌業受到重創,「公司運作停擺,人力減少,沒有廣告收益,有太多的雜誌因此停刊,死掉了。」運費高漲也使得雜誌代理商不得不提高售價,有些客人們因此不買單,如此惡性循環下去。
受到數位浪潮與疫情雙面夾擊,雜誌產業的前景看似並不樂觀,但陳英仁始終深信「雜誌不會不見」。原因是,翻閱紙本的手感體驗與深具創意的設計終究是無可取代的,「紙本雜誌會越來越珍貴,我們要做的就是滿足還需要雜誌的人,哪怕只剩下一小群。」他眼神堅定。
像第三個小孩,捨不得也要捨得
話題至此,先前忙於整頓公司庫存的Simon姍姍來遲,一坐定便說,「一切以陳先生說的為主。」共識三十多年來,互敬互重盡在不言中。兩人都是溫和派,加上工作分配明確,鮮少有吵架的時候,陳英仁負責與國外出版社聯繫,Simon則擔任國內通路的溝通橋樑,時常會接收到第一手來自消費者的回饋。
「有一位客人時常直接跑來辦公室買雜誌,他會很仔細地翻看雜誌的紙質和排版,然後一次買走很多本。」Simon上前和他攀談,才發現客人本身也是做出版的,兩人時常分享雜誌經驗談,久而久之便成為了朋友——這位客人是《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及編集者新聞社的創辦人李取中,如今承接下瑪蒂雅進口外文雜誌的業務,以水星外文雜誌(SuiseiMagazineList)為名繼續為讀者服務。
「能把任務交棒給同樣喜歡雜誌的人,我們很放心。」兩人異口同聲地表示。
把瑪蒂雅交棒下去,會不會捨不得?陳英仁以父親的眼神,看向放在一旁的公司招牌:「它就像我的第三個孩子,怎麼不會捨不得,但年紀到了,開始『減法生活』,再捨不得也要捨得。」Simon接著說:「我們會一直關注它,成為它的後盾,希望它能成長茁壯,繼續為讀者提供好的雜誌。」
*原文刊載於《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gissue.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igissue.tw/
尋找大誌販售員|https://lihi.cc/U2DR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