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縮時台灣20年,100組一起變好的線索:《臺灣數據百閱》
by 黃詩茹從資訊改造到數據策展
「資訊改造實驗室」是Re-lab內部的社會計畫,他們將大眾鮮少主動接觸或友善度不足的數據改造成清晰有趣的資訊圖表,從全國火災統計、電費單改造到台灣茶出口數據、月老參拜指南。他們發現讀者不僅會討論數據,還會針對資訊圖表的製作細節提供意見。
Re-lab創辦人劉又瑄說:「現在資訊真的太多了,我們一直在做改造活動,希望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人和資訊之間的關係。」尤其在訊息紛亂,人人各有立場的時代,他們試圖尋找一條客觀理解台灣的途徑,這也是出版《臺灣數據百閱》的起心動念。
費時一年的《臺灣數據百閱》是數據跨度20年的紙上策展。以黑白雙封面的設計將100個議題分成50件正在進步的事情和50件令人擔憂的事情。選擇一般讀者也容易上手的折線圖,以高低起伏的線條呼應百岳意象,再加上簡短的文字導讀,每個數據都是路途中埋藏的線索,為讀者提示方向。
進步和擔憂,不是截然二分。看似進步的數據,仍有值得思考的後續議題,看似令人擔憂的數據,可能是因為黑數浮現或制度改變。三分鐘讀一則數據,他們想和讀者一起思考,正在進步的事情要如何持續?令人擔憂的事情如何不再惡化?
從折線圖開始推理探勘
收集資料、爬梳解讀、邀請專家審訂,一年來,他們在迷霧中謹慎探勘。作為台灣第一家資訊圖表設計公司,Re-lab的成員背景多元,結合邏輯與創意的說故事方式是自我修練而成。
在資料庫中海撈數據,螢幕上一開就是幾十個分頁,反覆比對的燒腦工作是劉又瑄給自己的挑戰,「那個痛苦是我自己選的,我挑戰我自己。它很像推理的過程,是這樣嗎?有沒有漏掉什麼思考?可能嗎?這樣想夠不夠嚴謹?」
20年的趨勢化作曲折起伏的線條,每個轉折可能都有一個故事。「觀察趨勢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先看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我們的研究要放在哪裡?是轉折點,還是趨勢為什麼沒有成長或停滯?」梳理繁雜的資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過程,轉折一定有原因,他們必須耐著性子找出來。
100個議題不僅呈現2,300萬民眾的生活樣貌,也積累著下一個20年的台灣。因此,他們用一小段導讀文字,開啟第二層思考,例如高齡產婦的比率增加,婦產醫療體系該如何因應高齡生育的趨勢?公共運輸搭乘人次穩定成長,非都會區公共運輸虧損問題該如何解決?
有些議題研究者已有共識,有些議題尚在探討過程,當然也有少數的議題缺乏探究,「這100個議題很適合作為媒體報導和學術研究的起點,因為它代表國際認為重要的趨勢和民眾關心的事情。或者你把幾個數據串連在一起,例如貧富差距、長期失業和遊民,也會是很好的題目。」
「怎麼可能?」才有更多可能
漢斯・羅斯林的《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被比爾・蓋茲評為「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而《臺灣數據百閱》是Re-lab寫給台灣的《真確》,「漢斯・羅斯林相信的價值是數據可以讓你看到一部份的真實,但沒辦法看到全部,還是要透過思考和驗證,但數據是很重要的基礎。」
過程中,他們也曾遇見翻轉印象的驚喜,例如癌症。數據不僅顯示十大癌症年齡標準化發生率成長趨緩,死亡率甚至有下降的趨勢,「大部分的媒體都在報導十大癌症、癌症時鐘撥快等等,可能你有個親戚得了癌症,就覺得很可怕,但它和你想像的可能很不一樣。」
空氣污染也是如此。根據空氣汙染指標(PSI)和空氣品質指數(AQI),都顯示全台空汙超標日數逐年減少,「大家會覺得怎麼可能?可是你看數據的下降是很有感的。」後續問題是目前的空氣品質仍未達到WHO認為適合居住的標準,以及南北差異依然存在。
「我們不覺得它已經沒問題,但它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這也是《真確》提到的,你應該試著去接受一件事情,雖然它很糟,但其實正在變好,這兩件事情可能是同時存在的。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要學習慢慢接受它,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它。」
《臺灣數據百閱》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培養現代「數民」的敲門磚。在下一個20年到來前,有沒有可能更多關心、更少對立?「我們發現過程比單一答案重要非常多。與其去思考要怎麼樣標準化得出一個答案,不如納入更多人進入討論的過程。」這一年來,劉又瑄和團隊成員歷經無數的自我思辯,站在100個數據上,他們看見更開闊的大山大景,也提升了眼界。
走進數據百岳,看見山裡有人
100個議題是你我熟悉的生活場景,背後的生命群像彷彿依稀可見。例如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逐漸趨緩的長期失業,「雖然看起來好像是變好了,可是你會發現它其實沒有回到科技泡沫以前的水準。裡面有一個很值得擔心的地方,在長期失業者中,初次尋職就面臨長期失業的人是在增加的。」
也就是說,剛畢業的新鮮人,雖然有工作能力和意願,也可能面臨長達一年以上的失業挫折。尤其15至24歲的青年長期失業者持續增加,他們是什麼樣的一群人?教育養成和就業市場究竟為什麼有如此落差?
數據,有理性和感性,也有一些傷心的故事,例如兒少受虐和家暴。「兒少受虐的通報數量增加,但通報後死亡人數還是在上升,你會不禁想問這個機制到底怎麼了?這些人都被通報,找出來了,可是我們卻沒有接住這些孩子。」
突破性別迷思的家暴數據,是另一個需要完善的社區安全防護網。「大家會覺得是女性受害比較多,但十年間,成年男性被害人的求助量明顯增加,老人虐待也越來越多,他們是更不願意揭露自己受害的一群人。」
一大群隱性的人,撐起變好的可能
眼前看似無路,而山就在那裡,幸好走在前方的人,總會留下一些足跡。無論是參與出版的審訂專家,或是在各領域紮根的公民團體,都為他們指引方向,讓他們穩住座標,「有一大群隱性的人,我們平常可能看不到,但他們真的默默耕耘非常深。」
就像50件正在進步的事情都不是一夜翻轉。例如河川汙染的比例大幅下降,除了汙染削減政策,還有地方政府和民間合作的河川巡守隊長期努力,「這些單位都很啟發我們,為什麼我們真的應該做這些事情?因為沒有一件事情會自己變好,每一件事情變好都是因為有人很長期的投入,所以我們應該讓更多人關注這些事,它才有變好的可能。」
劉又瑄說,書出版後,他們寫了一封信給71位審訂專家。「很感謝他們帶著我們一起去爬這座山,回顧這一年來才發現我們還停留在山腳。但後來發現,其實目的一直以來都不是去攻頂,而是在山裡不斷練習分辨和採集。」
這20年來,台灣究竟是變好還是變壞?這個自我提問,對年輕的團隊成員來說,是重新檢視他們有記憶以來的台灣。無論憂慮、希望或驚喜,一路上都是豐滿的採集。如今,他們已經找到比答案更珍貴的東西。
同場加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