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放下新聞 馮小非放不下土地

by  蘇惠昭
告訴讀者和消費者食物背後的故事,那一大片被掩蓋的真相。

四十五歲以後,馮小非就經常夢想卸下「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新聞主編之位,「告別新聞。」,不必每天晚上無止盡的滑手機,守著新訊息,雖然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也深具使命感,但網路上充滿無謂的訊息,抱怨的文字,酸腐的嘲弄,惟恐天下不亂的謠言,「老實說,我真的沒有那麼喜歡。」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右),期望扮演消費者與小農故事間的橋樑,讓購買成為改變世界的方式。

沒有那麼喜歡,卻總是無法放下。雖然新聞這麼重要,但如果可以選擇「最喜歡的事」,其實是享受由農地長出的作物,變成好吃的食物,在餐桌上與喜歡的人共享。

 

看到從土地裡長出來的東西被有效運用,加工成好吃的食品,一瓶綠柳丁醋、一罐花生醬、一包紅肉李乾,進到人們的餐桌,改變餐桌的風景,這件事讓馮小非好快樂,心情像花開。
 


 

而這塊土地上還有哪些小農的作物可以變成好的食品?無時無刻馮小非都在思索,去尋找。(是呀,馮小非真心愛食物,採訪那天她來大雨的台北開研討會,會後我們躲進一家義大利餐廳聊天,她認真研究食譜像面對考卷,義大利麵和沙拉送上來時,可以聽見她打從內心發出的歡呼)

 

小非想飛      從都市飛向農村
 

《海角七號》以來,台灣電影有一條不敗之線,故事通常是在大城市挫敗的小人物,為逃避或重新尋找自我而返鄉,經過大死一番的掙扎,最後找回鄉土認同,安身立命。

馮小非的故事並不是這個版本,她是短暫待過鄉下的台北孩子,一直到大學都住在家裡,吃母親的料理。母親生活的核心就是煮一日三餐,用真材實料,而且不重複菜色。成長總有灰暗的時光,被拘束的困頓,馮小非想要飛,「小非」這個名字就是「小飛」的變體。從小飛到小非,馮小非所有開心的記憶都發生在餐桌上,薑絲的氣味尤其讓她身心舒暢。
 

她還有著探索並理解世界的渴望,所以「記者」是第一志願,也如願考上了輔大大傳系,卻突槌進入影視組。看了四年的電影後想再多讀一點書,於是離家到東海念社會研究所。與政治經濟學日夜廝磨,驚覺自己對台灣一無所知,加上對性別議題的興趣,便選擇以彰化和美紡織女工為觀察對象,探討紡織業如何進入農村。那是第一次,農村進入她的生命。

親自拜訪產地,了解農人耕作方式。邱劍英/攝影

馮小非永遠記得一件事,她搬到台中後,燒的第一道菜就是承襲了媽媽味道的蓮藕排骨湯。

 

台中留住了她,畢業後馮小非到《台灣日報》主編家庭婦女版,台中至少沒有台北的擁擠,天空恆藍,向著天寬地闊的夢想前行的途中,九二一大地震來了。

 

蹲點前線      地震帶來生命質變
 

哈金寫過一篇小說,講地震如何竄改了一個人的命運。如果沒有九二一,馮小非猜想,她應該在某個媒體或研究單位,關注非主流的文化議題。
 

九二一把她帶到中寮蹲點採訪,一開始以記者的身分,一個不介入的旁觀者,每天來回於台中、中寮,寫下一則又一則震後的地方報導,但隨著日子流過,她和當地人的關係逐漸不再只是採訪者與被採訪者,而更像一個一起生活的朋友。所以,為中寮人辦一份《中寮鄉親報》,這是馮小非選擇的奉獻方式。
 

後來她把鄉親報交由地方負責,轉到主婦聯盟編會員刊物《綠主張》,為農業與食品的知識打了厚實的底。


 

中寮的問題遠在地震之前,地震前這裡就已是黃昏向晚的農村,種著沒有希望的龍眼和柳丁,「就這樣啊,反正農村嘛就是會凋零。」,中寮人順服的接受,但地震後反而有什麼被喚醒了,開始思考扭轉未來。馮小非因為「見多識廣有人脈」,鄉民前來尋求她的意見。

 

拿起鋤頭       就此扎根農村
 

露營區?蚊子太多。市民農園?也許可行,但總不能叫人家來噴藥吧。馮小非腦中浮現「把主婦聯盟倡議的無毒農業帶到中寮」的可能,但農業,她是白紙一張,無法說服鄉親父老,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下田。就這樣,馮小非和社區工作者廖學堂接下廖家一甲柳丁園,又打造具有銷售通路功能的「溪底遙學習農園」。那是一段汗水與淚水俱下,非常震撼的學習歲月,一直到第三年,原本不健康枯瘦的柳丁樹才從死裡復活,頭好壯壯,果實甜美多汁。
 

務農教會馮小非的事,第一是回歸誠實和真實,那些剛剛從土地採收就來到餐桌的食物,最新鮮與全然單純的滋味,已經被「科技」改造到蕩然無存,「你知道日曬、回水過後,第一天輾好的米,有多麼好吃嗎?」
 

原來她是個工作狂,個性急躁,又積極又機車,相信凡事努力一定有收穫,種了三年柳丁後,馮小非如夢初醒,「沒有這回事。」人只能決定要不要努力,至於回報,那是老天爺的事,「當你要付出時,請你要先對回報沒有任何期待再付出,做一件事,唯一的理由,就是你要做。」

 

 

八月蘇迪勒颱風過後,馮小非打電話給嘉義一位損失慘重的朋友。
 

「種下去的東西全部被收回去了,怎麼辦?」馮小非問。
 

「沒關係啦,已經很公平了,這三四年以來,我只倒楣這一次。」,朋友很無所謂。
 

老天會給你好的,也會給壞的,這是從土地,從農業孕育出來的哲學觀。
 

2004年起,馮小非在果園念「園藝系」的同時,受新聞局地方新聞處委託經營「小地方社區新聞網」。直到2009年八八風災後,2010年她又與輔大新聞系老師陳順孝等人推動成立「莫拉克新聞網」,為的是當風災新聞不再是熱點,被遺忘了,還有人持續追蹤災後重建進度。

 

果農記者       串聯土地與食物的上下游

 

當社會集體不擇手段求取最快與大值,反省的聲音逐漸出現,慢慢強大,更多人願意回頭接觸被破壞的土地,傾聽農民的困頓,更多人願意購買小農產品,網路平台和有機商店紛紛成立,對馮小非來說這是一種正向的覺醒,但農產品和消費者之間似乎少了一個環節,她思索著那是什麼,最後的答案是:理解,一種對產品的理性認知。
 

「只有消費者願意去理解他們購買到的是什麼東西,去理解這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購買才會發生意義,真正去改變世界。」馮小非解釋。

照理說新聞必須負責這件事,但免費的新聞與廣告共存的結果,讀者只能接收片面的真實,台灣需要一個超然獨立,不仰賴廣告的新聞平台,透過深度調查採訪,告訴讀者和消費者食物背後的故事,那一大片被掩蓋的真相。

 

雖然自覺有點不自量力,但馮小非知道這是她想做的事。

 

不過得靠什麼來養活記者呢?她想到被遺忘的小農,「台灣有很多好的東西,但沒有人看到,我們何不自己來開發,在小農的付出上加入創意,變成商品,也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沒有等太久,2011年,馮小非和四個志同道合的夥伴構建了台灣第一個以「食物與土地」為主題的網站「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新聞是沒有廣告、沒有置入行銷、在主流媒體不主流的農業環保飲食新聞;市集則銷售優良小農產品,換句話說,「上下游」正是網路原生媒體與農產品銷售平台的合體,兩者界線分明,也相輔相成,市集負責生財養活記者,而要成為上下游記者並不容易,必須兼有採訪的技術和農業、環保專業。

 

 

開站第一年,「上下游」就匯聚了六十萬人次的讀者與消費者,到現在每月都有百萬閱讀流量,上下游想證明只要認真做新聞,還是可以發揮影響力。

 

2013年,「上下游」以「假米粉真相」拿下新聞界大獎「卓越新聞平面類調查報導獎」、「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特別獎」,這也是原初馮小非對「上下游」的期許,沒有「上下游」記者的長期追蹤,反覆送檢與查證,到現在台灣人恐怕還不知道我們吃的是沒有一粒米的米粉。

 

透過新聞讓台灣往前進,是上下游的自我期許,例如2014年,上下游採訪團更深入日本產地,製作了「台日小麥復興之路」專題報導,作為台灣的借鏡。2015年報導農舍與種電議題,也再度入圍「卓越新聞平面類調查報導獎」,更加奠定上下游新聞的專業定位,與對社會的貢獻。

 

回首來時路       
 

從《中寮鄉親報》開始,馮小非每一個轉身,每一回合的練功,以及與某個人的相遇,回頭去看,彷彿都是為了打通一條「上下游」的路徑,呈現真實的新聞與真實的食品。

 

 

但隨著年紀增長,除了工作之外,也想有機會走回比較內在的自己。確定了可以一起走下去的人,確定了要再度搬回鄉下,從自然中得到滋養,蓋一間房子養一隻大狗,「用自己的節奏」過下半場的人生。

 

她低頭認真的耕耘著兩塊田,直到那一天到來。

 

圖片提供:
馮小非、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蘇惠昭

蘇惠昭

文章 45

自由撰稿 人物採訪/報導 看書、養貓、逐花、拍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