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體悟佛法就是生活,歡迎來到菩薩寺——專訪葉本殊

by  李玉玲

古云:「五十而知天命。」

 

一心向佛的葉本殊,五十歲那年為人生的下半場做了重要決定:辭去屏東科技大學附設獸醫教學醫院工作,全心追隨慧光法師推動台中菩薩寺的宗教志業。五十歲之前,她是獸醫師葉惠貞;五十歲之後,她是法名葉本殊的菩薩寺監寺,朝著「菩薩」道堅定前行。

 

 

離開獸醫師身分近十八個年頭,因為這次訪問,葉本殊又將前半生回溯了一遍:「我與佛法是宿世的因緣。」成長於屏東的葉本殊,父親是國語日報屏東分社負責人,從小與書報雜誌為伍,兒時的扮家家酒遊戲是當書店老闆,賣書給弟弟。高中開始閱讀尼采等哲學家的書,思考生命的意義。

 

課餘,葉本殊最愛去屏東百年古寺東山寺聆聽早晚課,寺內一幅對聯:「晨鐘一響驚動靈山方外客,暮鼓三通喚醒苦海夢中人。」她有了出家的念頭,母親一句話:「希望妳像正常人一樣生活。」葉本殊知道自己的責任未了,為了讓母親安心,她報考屏東農專(現為屏東科技大學),畢業後進入學校的獸醫院工作,結婚生子。

 

投入佛法,自己創造「無常」

 

二十多年獸醫師生涯,葉本殊從微生物研究轉到臨床醫學,見證了台灣獸醫生態的變遷,從早期主要治療牛、豬等大型經濟動物,發展到貓狗等寵物醫療。寵物不再只是動物,而是「家人」,帶動了炒作熱潮,一隻名種狗身價可以買一棟房子,但也看到有人投資錯誤,傾家蕩產鬧自殺。

 

葉本殊沒忘了「成為菩薩」的初衷,大學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參加生命線義工培訓,做了一陣子伴隨而來的不是助人的成就感,而是挫折。「生命線義工只能聆聽,短暫的陪伴並不究竟。」葉本殊思考:如果能從「因」開始改變,就不會產生苦惱的「果」。

 

她更認真學佛,除了在大學指導佛學社團,也擔任屏東監獄及看守所的榮譽教誨師。其後依止佛光山星雲大師,2000年發願受持菩薩戒,並得到大師授證為佛光山檀講師,開展弘法的活動。

 

星雲大師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尤其重視青年教育,特別成立佛光青年中心,由葉本殊出任執行長。與當時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佛學院主任的慧光法師,共同舉辦許多佛教青年的培訓活動。

 

一回,葉本殊因為工作推動不順起了煩惱心,慧光法師給了嚴正的建言,葉本殊哭了,另一位法師獲悉後安慰她,葉本殊回:「我哭,並不是因為被指正,而是因為慧光師父的慈悲,幫助我看到我所看不清的地方。」她很感恩,並請慧光法師今後能以同樣嚴厲的方式教導她。

 

 

周一到周五的白天,葉本殊是獸醫師,晚上及假日,她將全副心力投入佛法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直到五十歲,另一個因緣等著她去圓滿。慧光法師在台中大里籌建菩薩寺,葉本殊決定護持師父完成他的理想。菩薩寺籌備期間,葉本殊屏東、台中兩地跑,周五下班開車載物資到台中,周一天還沒亮再趕回屏東,累到車子停靠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就睡著。

 

2005年,菩薩寺正式成立,將滿五十歲的葉本殊思考:獸醫師、菩薩寺都在「利他」,都需要全心投入,時間有限,必須有所抉擇。她決定送給自己五十歲的生日禮物:辭職,專心護持慧光法師。這個決定遭到親友反對,朋友勸:「再過幾年就可以領退休金,生活有保障再做也不遲。」婆家長輩也不諒解:「這麼好的工作為什麼要放棄?」

 

佛家常說:人生無常。葉本殊自問:「我對佛法到底相信多少?為什麼不在健康的時候,自己『創造』無常。」辭職的決定得不到支持,只能尊重彼此生命的追求,選擇離開家庭。做決定前葉本殊禪修,確認自己:「不是帶著怨懟,而是祝福離開這段婚姻。」至今,她和前婆家仍維持友好關係。女兒也貼心說:「如果妳來看我們,就好好享受難得的家庭時光;如果妳在菩薩寺,就不要掛念我們,好好地做寺廟的事務。」

 

葉本殊笑言,活了三輩子,當獸醫師、為人妻、為人母……,這些生命經驗讓自己在成為菩薩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分享與陪伴,實踐菩薩寺創立宗旨:「豐富自己,分享自己。」

 

菩薩寺是家,很小也很大

 

 

位在台中大里的菩薩寺,是葉本殊五十歲以後安身立命的家,門口的老梅樹、大石頭、水牆、水池、大樹、爬藤…,不像刻板印象的寺廟,反倒更像饒富禪意的藝文中心。住持慧光法師在《朝一座生命的山》書中說:「我所認識的佛教,就是生活。我們希望可以在菩薩寺重新詮釋佛教是什麼,創造對話的途徑,佛法能以一般人理解的語言傳遞出去。」

 

小巧精緻的菩薩寺跳脫傳統寺廟框架,從生活切入宣揚佛法,旁邊的「維摩舍」販售書籍、生活藝術等文創商品;另一個新的空間「曼殊堂」近期也將建置完成,未來將舉辦頌缽等藝術禪修課程及佛教學院的推動。葉本殊說:「菩薩寺,很小;菩薩寺,也很大。」這些年菩薩寺積極參與非宗教性活動,文創市集、AI人工智慧研討會,都看得到菩薩寺的身影。

 

 

 

問:葉本殊在菩薩寺的角色為何?她比喻:如果是一間公司,慧光法師就是董事長,是帶領者;她則是總經理,負責落實執行。舉凡台中菩薩寺、海外菩薩寺、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社群媒體監督……,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處理,看似繁瑣,她說,其實是「1」,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回到佛法的核心。葉本殊將忙碌視為上天賜給她的禮物,是享受而非負擔。

 

2014年,慧光法師在佛的出生地尼泊爾推動菩薩沙彌學院建校工作,招收喜馬拉雅山區生活艱困的孩子,以佛法教育帶來生命的改變。葉本殊將建校點滴寫成《一所生命的學校》一書。她說:「在尼泊爾這些年,才發覺自己的慈悲心太薄弱,面對各種困難時缺少智慧,總是抱怨。師父其實承受更大的壓力,卻從沒有我的膽怯和狹隘。師父說,因為我是用有所得的心看待這些因緣,只要放下期待就會走得過。」

 

慧光法師對葉本殊說:「果子熟了自然會掉下來。」在尼泊爾推動僧伽教育十年,菩薩寺不只做佛法教育,也旁及弱勢救助,以無所得的心行一切善法。今年五月,菩薩寺終於拿到設立佛教學院的核准證書,八月即可對外招生,學生在此完成四年大學學程,即可獲得藍毗尼佛教大學學士學位,菩薩寺在尼泊爾推動的僧伽教育有了更深遠的延伸。

 

邁入第十年的菩薩沙彌學院,除了建置中的第一期男眾學部,未來還有女眾學部及總部,葉本殊明白: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急不來。但她想到自己快七十歲了,護持師父的腳步得加快,發願要同時啟動女眾學部計畫,正積極尋找建校資源。

 

 

溫柔地走在成為菩薩的路上

 

葉本殊自我介紹寫著:「喜歡旅行,喜歡青年,喜歡佛法。」現在的生活也都圍繞在三個「喜歡」中。年輕時,葉本殊就愛旅行和攝影,她認為,兩者和學佛一樣,都是禪修。葉本殊每天都會用手機或相機做紀錄,也鼓勵同事工作日誌附上一張照片,從同事傳來的照片就能看到拍照當下的心是苦惱、安定或匆忙。

 

葉本殊行旅的足跡已經走過七大洲,去年和女兒同行去了南極,圓了年輕時的夢想。葉本殊說,光是收拾行李,什麼該帶?什麼不帶?就會看見自己的煩惱與不安。透過旅行,可以看到更多不同面相的自己。

 

這十多年來,葉本殊的旅行大都圍繞著菩薩寺寺務,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她累積多年經驗後決定推動「安心旅行」計畫。所謂安心,是透過旅行「與不認識的自己相遇」。今年五月,菩薩寺策畫了「和慧光師父在尼泊爾行腳」,葉本殊指出,這趟旅程不是享受,而是學習布施。頂著四十多度高溫,面對隨時可能停電、停水的匱乏環境,還能微笑看著天上的星星。

 

高中時想出家,為了讓母親安心打消念頭;五十歲想出家,有了更重要的任務—菩薩寺;六十歲想出家,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建校工作尚未完成,葉本殊說,現在已不再想:何時出家?她和慧光師父說:「至少往生時能幫我剃度。」葉本殊感恩,自己是有福報的跟隨者,以前的她做事快狠準;現在的她,則是帶著溫柔的快狠準,走在成為菩薩的道路上,不曾退轉,每天都在精進中。

(左)葉本殊跟隨(右)慧光師父永遠走在菩薩的道路。

圖片提供:
菩薩寺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1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