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生活 Solo Singer 老旅社晶亮照北投
by 陳姵穎舊空間變身,新旅館成為傳遞台灣文化的載體,讓旅人對台灣有新的認識。
新穎的捷運站、綠建築圖書館、豪華溫泉飯店、假日裡遊客如織的博物館……,這些構築出一般人對北投的新印象。但在曲折的巷弄間,白霧裊繞、那卡西悠揚、摩托車宅急便,濃濃人情的老北投,依然靜靜閃著微光。
在新舊文化揉合出的北投風情中,有一間承載了過去與現在的文化旅社Solo Singer Inn,透過一群年輕人的雙手,將北投的底蘊重新打磨、發亮。
旅行開展新人生
「我們通常說,機場是國家的門面,可實際上與旅人產生最直接連結的,其實是旅館。」一頭長髮、小麥膚色、身材纖細的「小馬」馬永欣,是Solo Singer Inn的創辦人。熱愛旅行的她,8年前從台大會計系畢業後,便前往歐洲與拉丁美洲旅行。在那一年裡,除了看遍美麗的風土人文,小馬也從旅途的各種變動中,快速地認識自己,這也成為她日後創辦Solo Singer Inn的緣起。
在這樣的理念與一番尋覓下,小馬與超越半世紀的「賓城旅社」相遇。一封誠懇的信,讓小馬與當時的老闆娘張秀螢一拍即合──同樣不捨老旅社的沒落、與珍視巷弄文化光華的心意。於是,「老旅社復興計劃」正式啟動。
將老旅社注入新靈魂
從和夥伴Jeremy兩人開始,旅人、藝術家、文資工作者等不同專業背景的朋友陸續加入,以空間保存和創意再造為出發點,盡量留存老旅社既有的格局與氛圍;白綠大理石地磚、舊式保溫壺、磁鐵日曆、雕花燈、老鐵窗……搭配小馬從世界各地跳蚤市場蒐羅的老物件,花了一年修繕。
在改造過程,「Solo Singer Inn真的受到很多照顧和支持。」小馬說。先是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帶著他們遊覽當地,讓他們深刻體會北投那些說不完的故事外,民謠音樂詩人陳明章、美食作家韓良露等人也都來了;就像一塊磁鐵,將一切吸引、串聯。
經營即是創造與連結
在小馬與眾人的努力下,Solo Singer Inn不只拿下2012台北市「老屋新生大獎」特別獎,也透過管家制度,悉心安排泡湯、或讓旅人品嘗「在地人吃的早餐」等與當地緊密結合的方式,成為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評比台北市第一名的特色旅店,更是現今北投地區文創的代名詞之一。
但,小馬還想做得更多。她領著眾人舉辦文藝沙龍、畫展、旅行與音樂分享會,也在相鄰的老房另闢了Solo Singer Life空間,進行打開北投週、味蕾派對等活動,在推廣北投巷弄文化的同時,也連結了「好生活」的態度。
「能使自己成為台灣一個什麼樣的代言人」的思考,始終在小馬內心縈繞。她想創造更多國際交流的可能,因此又創辦了S Value Design;同時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傑出青年台北分會(Word Economic Forum Global Shapers Taipei Hub)成員的她,也與其他成員發起了台灣第一屆「Global Shapers─One Step Forward」論壇,邀集商業、顧問、科技、創新創業等各種領域的優秀國際青年領袖,透過創意討論與會談,希望能為台灣年輕人碰撞出更多夢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