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身體,自由的人 洪菊吟用桌遊教小孩:不是別人奇怪,是我們對家庭的想像太簡單

by  游婉琪
多元家庭,不單單是同志,更包含了新移民、單親、隔代教養。

這些年風靡全台的桌遊,多變的遊戲規則、精緻的牌卡道具,擄獲大人小孩的心。30出頭就因血癌從鬼門關前走一遭的花蓮縣國小老師洪菊吟,將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桌遊中,帶領孩子透過遊戲認識各種家庭的型態與組成,減少歧視造成的校園霸凌;也在設計遊戲過程中,療癒了她自己。

 

 

婚姻平權議題衍生的激烈對立,顯示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仍有許多努力空間。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員、花蓮萬榮明利國小老師洪菊吟設計桌遊「扮家家遊」,希望讓學生從遊戲中體會多元家庭的概念:跳脫一父一母才是完美家庭的主流價值觀,讓來自非主流型態家庭的學童也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進而提升自信。

 

洪菊吟坦承,自己過去也對同志有偏見,認為同性戀是可以被矯正的,接觸同志團體後,才發現內心隱藏的異性戀霸權思想。為了彌補過去的錯誤觀念,她決定在教育現場還給每個孩子公平認知的機會。

 

 

乖乖牌老師的震撼教育

 

時間退回十六年前,當時洪菊吟在東華大學花蓮師院研究所進修,參加潛能開發設計系教授蕭昭君前往玉里開設的性別平等教育行動研究工作坊,因而接觸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就此開啟了她認識同志族群及不同性傾向的大門。

 

十年前,大病初癒的洪菊吟在蕭昭君鼓勵之下,參與編輯一群中小學老師合力撰寫、由教育部出版的性平教育專書「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教師手冊,不料引發宗教團體與保守衛道人士的強力反彈。洪菊吟回憶,為了釐清外界疑慮,教育部在全台各地舉辦公聽會,其中一場台南公聽會上,一名新移民母親指著洪菊吟激動喊著:「妳一定是同志,你們全部都是同志。」

因為血癌與死神拔河時,洪菊吟才領悟,性別平等教育最終談的是:悅納自己、看見差異,才能實踐尊重。汪正翔 / 攝影

這件事帶給洪菊吟很大的衝擊,也十分受傷。她表示,自己的成長之路相當順遂,從未參與社會運動,在校園裡也可說是「乖乖牌老師」,從沒想過會因為編纂專書而踏上性別教育的戰場。本應與老師站在第一線的政府單位,過程中卻不斷退縮,多次召回這本書,刪減所謂的「敏感」內容。

 

 

更讓她情緒難以平復的是,《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從來沒有如外界指責的企圖引導孩子成為同志,而是單純透過28名中小學教師之筆,將他們在教育現場遇到的各種性平教育議題轉換成個案故事,作為教學參考,引導老師思考遇到類似情況可以如何反應。書中所提及的多元家庭,不單單是同志,更包含了新移民、單親、隔代教養。

 

洪菊吟苦笑說,從台南那名新移民媽媽的反應,可以明顯感受到她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假如她沒有被錯誤資訊引導,在不帶歧見的情況下認識《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就不難發現新移民家庭也是書中的重點之一。

(你也會想看:移人女力,她們是我們的一份子)

 

 

生命用血癌教她的事

 

研究所畢業後,一次與家人的墾丁小旅行,讓洪菊吟意外發現自己竟然得了血癌。接受骨髓移植治療前,醫護人員提醒她可以先準備幾樣自己愛吃的食物,當下她驚覺,自從為人母後,到市場買菜,心中想的都是孩子喜歡吃什麼?先生喜歡吃什麼?久而久之已經忘記自己真正愛吃什麼。生死攸關之際,獨自躺在隔離病房裡,她才意識到,性別平等教育與人類生命是如此密不可分。

 

病床上,不時有人以「要為了孩子勇敢活下去」來鼓勵洪菊吟,一開始她不覺有異,聽多了以後開始不解:「為什麼只能為了孩子活下去,難道我就不能為自己活下去嗎?」在台灣,「要無私為家庭付出」的傳統社會觀念長期壓抑女性,直到與死神拔河時,洪菊吟才領悟,性別平等教育最終談的是:悅納自己、看見差異,才能實踐尊重。(同場加映:扮裝皇后讀繪本,做自己最美)

複雜的不是家庭組成,而是人們對於家庭的想像太簡單。婚姻平權大平台 / 提供

手術成功後,洪菊吟重新回到生活軌道。當時正逢性別平等法通過,她決心投入性別平等教育,擔任花蓮縣的性平教育輔導團成員、投入性平教育課程設計與寫作、加入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教材研發團隊,努力為打造性別平等友善校園盡一份力。

 

「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爭議爆發,讓洪菊吟一度心灰意冷,不想再幫公部門做事。直到某次意外接觸桌遊,本身學諮商輔導的她深深感受到,遊戲真的有治癒人心的功力,最棒的是還不會因此落入文字獄。

 

 

多元家庭不是只有同志婚姻

 

忘記是誰起的頭,一次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會議中,大家提議要設計一套推動性別平等的桌遊。原本打算以「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作為主題,設計「永鋕回家」桌遊,透過遊戲帶領學生認識這名因為不同性別氣質而遭受校園霸凌的男孩。幾經嘗試後發現,以單一事件設計遊戲有其困難度和侷限,洪菊吟與團隊決定以多元家庭為主軸,從跳脫性別、族群、職業、年齡等刻板印象的家庭成員人物卡,透過隨機組成的多元家庭樣態,打破人們對特定的家庭組成產生的偏見。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第一套桌遊「扮家家遊」終於問世,遊戲由人物卡、生活卡、房屋卡組成,玩家必須為自己翻到的牌卡組合說一個故事,透過扮演家庭裡的各種角色,想像、理解不同型態的家庭生活。更以「扮家家遊遊台九」計畫獲得2013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幸福社區楷模獎,讓洪菊吟得以率領種子教師沿著台9線南征北討上山下海,帶著這套桌遊陪伴孩子認識多元家庭。

 

 

 

 

在花蓮縣某部落,洪菊吟與在地的社福機構合作。深入社區四五次之後,社工明顯感受到孩子的改變:過去不願輕易吐露家庭狀況,或是會拿同儕家庭作為攻擊武器的小朋友,開始願意在公開場合放心談論自己的家庭。

 

花蓮南區,洪菊吟與社區內的天主堂合作。開始玩桌遊前,一名新移民第二代不願意跟媽媽坐在一塊,洪菊吟故意拿出有標示越南國旗的人物卡,問有沒有人認識?當新移民媽媽如數家珍地介紹自己的國家,洪菊吟觀察到親子互動開始變得微妙,孩子臉上也出現了驕傲的神情。

 

當歧視消失,贏得的是每個人的自由

 

有了第一套桌遊的成功經驗,洪菊吟投入第二套桌遊「魔法學園」的設計。校園裡常見的霸凌分成許多種,除了「扮家家遊」想呈現的跳脫刻板印象及認識多元家庭型態外,她希望在第二套桌遊中,讓玩家對肢體霸凌、關係霸凌、言語霸凌、性霸凌等校園霸凌現象有感。也更貼近當初希望讓永鋕那樣的孩子能平安回家的念想。

 

 

由於台灣孩子在校園內的競爭已太多,「魔法學園」遊戲規則採取合作而非競爭機制,讓參與遊戲的學生必須攜手協力,才能融入各種魔幻情境的霸凌事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洪菊吟特別強調,這套遊戲不需要彼此競爭,因為遊戲結果只會有「共贏」跟「共輸」兩種。

 

花蓮民風相對純樸,但洪菊吟從未害怕自己選擇的路「太前衛」。她認為,性別平等教育從來不是想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子,而是給予足夠友善的空間,讓他們能自然展現出赤子之心。她觀察,家庭樣態雖然很多,但教科書裡總是呈現單一樣貌,因此常有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問她:「這個家庭怎麼這麼複雜?」事實上複雜的不是家庭組成,而是人們對於家庭的想像太簡單。

(同場加映:雙性戀媽媽與異性戀爸爸的孩好書屋)

 

 

洪菊吟推動性別平等的對象不單只有學生。一次在教師研習時,曾有資深老師提問:「我教書20幾年,怎麼從沒遇過同志?」洪菊吟請老師反思,如果打從一開始就告訴學生:「你們年紀還小不能談戀愛」,將來孩子遇到感情困擾時,還願意主動告訴你嗎?

 

教育部在推動教育改革過程中,不斷強調要給孩子「帶著走的能力」,在洪菊吟眼中,性平教育的三大主軸:性別的自我了解、人我關係、自我突破,就是台灣校園現場可以給孩子的終身受用的能力。

 

圖片提供:
汪正翔、婚姻平權大平台、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游婉琪

游婉琪

文章 37

游婉琪,花東新移民,曾任平面媒體文字記者,恢復自由之身後持續爬格子,目標每天都更靠近山海些。